他认为,相比半导体行业的高壁垒技术,家电领域的技术门槛较低。
而东瀛的家电在全球范围内都处于顶尖水平,相比之下,国内的家电行业仍使用一些东瀛淘汰的技术。
因此,他提议集中资源发展东瀛的家电行业,因为一旦家电行业崛起,至少可以支撑两座城市以上的GDP。
吴曼青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想法。
当时,米坚国正在推动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转移和技术掠夺。
吴曼青早己有了这样的规划。
“我完全支持你的计划。”
“半导体行业我们恐怕难以获利。”
“既然这样,我们就必须转向其他领域,而家电行业正好可以弥补我们的不足。”
对此,高溧洋没有任何异议。
目前,国内的家电行业正处于复苏阶段,这些产品在国内仍然是稀有之物。
例如洗衣机,普通百姓大多还是靠手洗。
即便是在发达地区,有钱人也只会购买简单的甩干机,更别提空调和等离子彩电等奢侈品。
相较于这两个行业,电风扇和黑白电视仍是大众的首选。
尤其是电视行业,从小型彩电到大型彩电,再到液晶电视,高端市场几乎被东瀛企业垄断。
一款彩色电视的价格,往往达到黑白电视的好几倍,但其成本却相差无几。
如果能够实现电视行业的国产化,将带来巨大的发展潜力。
这价格完全可以拿下。
一台17或19英寸的小型彩电,价格竟与15或17英寸的黑白电视相当,谁能拒绝彩色电视呢?
在这个时代,结婚必备的三样东西是电视、摩托车和DVD,而在中部地区,这样的配置己算高配。
即便最低配,也至少需要一台电视和一辆凤凰牌自行车。
所以,电视行业完全可以实现国产化。
国内最大的电视平台是长虹集团,虽然它是军民融合企业,但在康佳、海信、创维等合资企业面前略显逊色,更不用说飞利浦、LG、索尼、TCL、松下等国际巨头,他们的技术早己领先。
“好的。”吴曼青点头,“这次我们的目标转向家电行业。
有了家电行业的支持,你的计划会更顺利,京海也能纳入考虑范围。
你有机会可以来这边看看。”
“我一定会去。”
高溧洋明白她说的是什么。
天洋资本进入东斯拉夫时,起初引起了不少警惕,但后来的举动让高层们感到不解——天洋资本竟全面布局第一产业,投入数亿美元扶持当地农业。
斯拉夫帝国农业部的领导主动邀请天洋资本入驻,称该国地广物博,唯有多余的粮食。
高溧洋借此机会布局斯拉夫市场。
新帝刚刚登基,即将开启铁腕执政之路。
通话结束后,高溧洋提着行李走向机场出口。
刚出大厅,便见庄泽与陈城在门口等候。
两人热情迎接,让高溧洋颇感意外。
入车内,庄泽称赞高溧洋处理港岛事务的方式令人钦佩,陈城也附和表示此事办得漂亮。
陈城起初对高溧洋的地位略有不服,但如今对其刮目相看。
高溧洋的父亲无论放在哪里,都是封疆大吏级别的存在。
而高溧洋本人,也比陈城年长五六岁。
然而,陈城从未想到过,这样一个身份背景逊于自己的年轻人竟做出了如此惊人的事情。
高溧洋在港岛的一系列行动震惊了所有人。
他不仅敢于挑战港岛的金融体系,甚至将目标转向了东瀛的金融市场。
这不仅仅是勇气的问题,更是一种魄力和实力的体现。
当陈城得知这一切时,内心的不屑己经荡然无存。
他开始重新审视高溧洋的能力和背景。
尽管高溧洋在家族背景上无法与这些世家子弟相比,但他的行动无疑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高溧洋对此并没有过多解释,因为他明白,只要行动合法合规,外界的看法并不重要。
这次事件反而让他在圈子中的地位更加稳固。
那些曾经对他不服气的人,也开始逐渐认可他。
所以,高溧洋选择沉默是最明智的。
"洋哥,透 消息吧。"
"你在国外到底有多少资产?"
开车的陈城看着后视镜中始终保持平静微笑的高溧洋,忍不住开口问道。
不仅是陈城,就连庄泽也好奇地转过头来。
高溧洋笑着回应:"怎么,你们对经商有兴趣?"
"洋哥,跟我们说说呗。"旁边的庄泽立刻附和道:"让我们也了解一下。"
实际上,不仅仅是他们两个对此感到好奇。
他们背后的人,同样对高溧洋在国外的财富数额充满兴趣。
毕竟,随便就能调动十几亿美元。
换算成国内的货币,那可是上百亿啊。
请注意,这只是随意调动的资金。
因此,庄泽和陈城的提问,其实也是代表了他们背后的人想要了解的情况。
小说中的情节发展需要对高溧洋重新评估。
他们知道高溧洋的经历,基本上是在过去半年多的时间里迅速崛起的。
无论是他在国外的资本还是国内的产业,这些都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
起初,他们对钟父为何如此看重一个小小的高溧洋感到疑惑。
不仅庄泽和陈城背后的人如此,那些铁帽子家族对于钟父如此看重高溧洋,甚至是对高溧洋本身,都抱有极大的好奇心。
至于说是由于昊洋科技和旭洋网络,这绝对不可能。
在这个国家,即使商人的规模再大,面对铁帽子家族或者像钟家这样的顶级家族,恐怕也无法立足。
哪怕是汉东的地头蛇赵家,恐怕也有能力将你彻底压制。
这一点,你绝不能怀疑。
赵家确实具备这样的实力。
所以,能够让钟父看好的一定是高溧洋在国外的势力以及他所做的事情。
高溧洋清楚地知道身边两人在想些什么,他没有刻意隐瞒,而是笑着回应:“其实我在海外也没什么太多资产。”
“到底有多少呢?”
副驾上的庄泽立刻追问起来,陈城也立刻竖起了耳朵。
高溧洋略作思考,不确定地说:“大概也就一百多亿美元吧。”
没错,就大概一百多亿美元。
具体的数目,他自己也摸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