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双向穿越,疯狂输送物资 > 第一百五十章人民革命军

第一百五十章人民革命军

“镇海舰队及未来所有海上作战、防御力量,统属——‘怒涛海军’!如怒海狂涛,无坚不摧,镇守万里海疆,粉碎一切来犯之敌!”

(契合海军特性,气势磅礴,彰显守护决心。)

“正在组建、未来将翱翔长空的飞行力量,命名为——‘天穹空军’!志在守护祖国蓝天,制霸天穹,御敌于国门之外!”

(目标明确,气魄宏大,突出防御性制空权。)

“原‘鬼协’部队,经战火洗礼与思想改造,己成为我军重要组成部分,为体现其新生与独特贡献,正式命名为——‘新生教导旅’!承担特种作战、技术保障、工兵支援及部分教导任务,在救赎与奉献中赢得新生与荣光!”

(肯定其转变、价值与特殊职能,赋予新使命和新荣誉。)

指挥大厅内掌声雷动!雷霆、怒涛、天穹、新生…新的名称,昭示着脱胎换骨的蜕变,承载着前所未有的雄心与清晰的力量构成!从偏师到雄师,从单一到立体,人民革命军的旗帜,将在更广阔的天地间高高飘扬!

军事力量的飞速膨胀,如同钢铁巨兽,对根据地的经济基础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林小川系统空间里近乎“无限”的物资装备,曾是支撑这惊人速度的基石。然而,在总部大楼那间象征着最高决策的会议室里,一场关于“无偿”与“有偿”的讨论,却进行得异常严肃。

“小林同志!”副总指挥的语气带着深切的关怀,也蕴含着革命者特有的原则性,“你的贡献,天地可鉴!没有你带来的‘奇迹’,就没有我们今天可以站在这里讨论舰队命名的局面!但是,革命事业要长久,要扎根,就不能永远依赖‘奇迹’!看看我们的地图!”他指向墙壁上覆盖的巨大地图,“山西全境、河北大部、山东半壁、浙江全境、江苏星火…我们有了广袤的解放区,有了数千万当家作主的民众!我们有自己的矿山、盐田、良田,还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富饶的渔场!我们必须学会自己造血,建立良性的、可持续的经济循环!再接受你无偿的、源源不断的援助,短期看是好事,长远看,会让我们自己的经济体系永远像个长不大的孩子!这会麻痹我们的斗志,削弱我们自力更生的筋骨!这不是见外,这是关乎革命事业生命力的根本原则!”

林小川坐在会议桌前,指节下意识地摩挲着桌面。他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绪:对先辈们远见卓识的无比敬佩,对自己能力被“限制”的一丝本能的失落,更有对他们立足长远、夯实根基战略的深深认同。他完全理解这番话的分量。

“首长,各位同志,”林小川抬起头,眼神坦诚而清澈,“支援抗战,支援大家,是我刻在骨子里的责任,也是我存在的全部意义。我从未想过要任何回报。看到同志们用我带来的武器保家卫国,建设家园,就是对我最大的慰藉。谈交易,谈等价交换…我总觉得…是对这份同袍情谊的…”

“川哥!”王永琪温和而坚定地打断了他,“这不是情谊厚薄的问题,是机制,是秩序!一个健康、强壮的肌体,必须有新陈代谢的循环。单向的输血,最终会导致肌体的惰性和脆弱。总部不是要和你分彼此、算细账,是要为整个根据地的未来,打造一套能够自我驱动、自我成长的筋骨!”

会议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最终,在总部以“若不同意建立有偿机制,将暂停接收一切物资援助”的坚定立场下,林小川选择了理解和支持。他思考良久,一个既能满足总部建立经济循环的要求,又不至于让根据地负担过重、更能发挥其未来潜力的方案逐渐成型。

几天后,一份由林小川主导拟定、王永琪和徐俊参与完善的《特别时期战略资源互换协定草案》摆在了总部的案头。

草案的核心清晰:

根据地提供资源:

当前可用: 沿海解放区丰富的**海产渔获(各类海鱼、虾蟹、贝类等,按种类、品质、数量计价,可鲜可干)。

未来开发(待解放及己控制区域):石油(按储量预估及实际产出桶数计价)、煤炭(按品质及吨数计价)、特定战略矿产(如钨、锑、稀土等,按储量、品位及产量计价)。

特色物产:优质茶叶、蚕丝、桐油等(按品质和数量计价)。

林小川提供物资:涵盖武器弹药(从单兵武器到舰艇)、机械设备(工业母机、发电机等)、药品医疗器械、稀缺工业原料(特种钢材、橡胶、化工原料)、技术资料(有限度)等。

定价原则:林小川参考了现代市场价值(尤其是海产和战略资源的长期价值),给出了一个远低于现代国际市场价格、仅象征性覆盖其“运作成本”的特殊优惠价。例如:

一定数量的优质渔获 = 换取一批急需的步枪或基础医疗物资。

确认储量的油田或煤矿未来产出承诺 = 可协商换取一艘护卫舰或一套关键工业设备。

“小林同志,你这价格…”一位负责经济工作的首长看着草案,既感动又有些难以置信,“这…这几乎等同于半卖半送啊!根据地占了大便宜!”

“首长,”林小川语气平静而坚定,带着不容置疑的真诚,“在我心中,同志们用鲜血和汗水解放的土地上产出的每一份资源,用辛勤劳动换来的每一份物产,都无比珍贵,其价值远超冰冷的金钱数字。这个优惠价格,是为了维系我们共同目标高效运转的‘齿轮油’,是为了让根据地的资源能最快、最有效地转化为保卫和建设家园的力量。请务必接受,这是我能为建立良性循环做出的最大努力。”

看着林小川眼中那份不容置疑的坚持与对根据地的深切期望,总部最终郑重地在这份充满革命情谊与务实智慧的协定上盖下了印章。

协定生效的消息如同春风,迅速传遍了各解放区。无形的经济血脉开始强劲地搏动。浙江沿海,渔民们驾着修补一新的渔船,在新生教导旅技术员指导下改进捕捞方式,满载而归的渔获有了新的、光荣的归宿——它们将变成战士手中的钢枪。山西的矿工,在更安全的环境和改良的工具下,挖掘出的煤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它们将驱动建设新中国的机器。山东正在勘探的油田旁,技术人员目光更加热切——地下沉睡的黑金,将是未来换取巨舰与战鹰的希望。浙江的茶农精心照料着茶园,江苏的蚕农细心喂养着桑蚕——丝绸与香茗,也将成为这条特殊供应链上闪亮的环节。

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密联系的生产热情和责任感激荡在解放区军民心中。他们深知,自己付出的劳动与收获的资源,正通过这条无形的纽带,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守护家园安宁、开拓民族未来的钢铁洪流!这条以资源换发展的“无形血脉”,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将分散的根据地联结成一个更具活力的整体,滋养着名为“人民革命军”的钢铁长城,向着光明的未来,坚实地迈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