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晌,赵刚和李云龙一起,陪着林小川逛起了县城的大街。
在街上,老百姓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叫卖声不绝于耳。
“馄饨,又香又好吃的馄饨。”
“各位乡亲父老,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糖葫芦,卖糖葫芦。”
街上有叫卖的,卖艺的,还有算命的,人气很足。
林小川道:“老李老赵,走,我请你们吃馄饨去。”
在现代,林小川就很喜欢吃馄饨饺子一类的。
现在看到有叫卖的,就特别想感受一下影视剧里那种人间烟火味。
“行啊,走呗。”李云龙当即就同意道。
三人入座以后,林小川喊道:“老板,来三大碗馄饨。”
“得嘞,客官您稍等。”
片刻,三碗热气腾腾的馄饨就端了上来。
清清白白单位馄饨上面飘洒着一点点葱花,闻着就香。
李云龙和赵刚己经开吃,林小川也不客气,勺子舀起来,呼哧呼哧的吹着,把馄饨塞入嘴巴。
这馄饨咋没味呢?其实这时候的小吃之所以火热跟味道真的关系不大。
馄饨是用白面做的,有点肉馅己经是难得的荤食。
至于调味品,加点醋算是好的了。要知道这时候的老百姓都在问一日两餐而活,有口吃的就不错了。
种地的农民大多都是种点谷物粮食,只有受祖上蒙阴的老百姓有点富裕的地可以种点水果啥的。
至于辣椒这些调味品,基本上是酒楼或者地主家里有需要了才会种一点,你要想吃的像现代一样香的,这种小摊贩是不现实的。
李云龙囫囵的吃完一碗馄饨,看到林小川百无聊赖的在那里扒拉着馄饨,吃的慢吞吞的。
“小川,你这咋吃这么慢,我都吃完了。”李云龙道。
“那个你要是吃不下,给我吃呗,我还没吃饱。”
李云龙和赵刚早看出来林小川不想吃了,看他那吃的痛苦样,赵刚是读书人,数不出来,李云龙当即就想到办法。
林小川道:“啊,哦哦好的,老李,你不嫌弃的话吃完这碗吧。”
李云龙道:“真不知道你们这些娃娃咋肚子那么小,这么点东西都吃不完。”
这话就点到了,给林小川一个大台阶。赵刚也给了赞许的眼神。
李云龙也是真汉子,又一碗馄饨稀里糊涂的三两口就吃完了。
最后林小川喊来老板结账,结果发现兜里比脸还干净。在现代扫码付款习惯了,哪有带现金的准备,再说他也没有准备过民国时期的钱。
好在这时候赵刚替他解了围,拿出一张皱巴巴的钱,这是八路军的边区票,过去在农村发展,这种县城是不认这种钱的。现在平安河源这些县城是八路军的,边区票自然就开始流行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