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重生侍寝当日,说好的太子不近女色 > 第110章 童养媳,槛儿成了少爷的姨娘

第110章 童养媳,槛儿成了少爷的姨娘

说是曹良媛组了赏月宴,秦昭训已经应邀了,也请宋昭训晚上过去品月饼赏月。

当然,如果宋昭训不方便就作罢。

曹良媛也就是走个过场。

都是混迹后宅的,哪能不知道叫一个有孕的人去自己的地盘是禁忌。

遑论吃东西。

槛儿当然不会去,客客气气拒绝了。

待夜幕降临。

喜雨、望晴把花灯点上,小福子四个小太监抬了案桌和椅凳到院子里。

把膳房送来的月饼、葡萄、石榴、拌脆藕以及切成莲花状的寒瓜等吃食摆上。

这些东西是按位份给的。

只不过槛儿得宠,肚里还怀着一个,膳房送来的东西自然就多出不少。

月饼就好几样,譬如豆沙馅、雪蓉陷、五仁馅、羊奶酥馅、姜汁红糖馅什么的。

大过节的,槛儿也没拘着跳珠他们,都让坐下一起围着案桌吃茶赏月。

槛儿不能喝茶,拿现榨的果汁代替。

中秋节团圆节,在座之人如小福子四个小太监都是几岁就被家里卖进了宫。

他们基本一辈子就耗在宫里了。

宫女倒是满了二十五便能放出宫,但本朝对于采选宫女有两套制度。

一套是活契,即年满二十五放出宫。

一套是死契。

即像太监一样,一辈子都在宫里,卖身银是活契的三倍,实行自愿原则。

像是家里日子实在艰难,急需得大笔钱的,亦或者遇上丧良心的爹娘叔婶等等。

就签的死契。

另外,还有一种自愿不出宫的。

这种通常是宫外了无牵挂,或者做到了高阶宫女、亦或者是掌握了宫内的某种特殊手艺、机密这样的。

前两者自愿留宫,后者有自愿与强制两种。

像是瑛姑姑家境贫困,进宫之初便签的死契,周嬷嬷则为高阶宫女自愿留宫。

槛儿当年入宫。

签的也是死契。

总之,不论在场之人何种原因入的宫。

在这种本该阖家团聚的喜庆节日里,望着天上高悬的圆月,众人心里都不可抑制地生出了淡淡的乡愁。

但当着槛儿的面大伙儿都没表露什么,槛儿也只当没看出他们的掩饰。

至于她自己。

她对宫外的家人印象早就模糊了,只记得四岁之前家里只有她和她娘。

但那时她太小了,记忆不深刻。

想不起娘长什么样了,只知道她娘是一个面庞白皙,声音温柔的普通农妇。

娘走之后,她被外祖母外祖父接了回去,与他们一道和舅舅舅母一家生活。

六岁那年,家乡遭灾。

他们一家子逃难,中途路过一个村子,舅舅舅母背着外祖母、外祖父把她卖了。

卖给人做童养媳。

其实那户人家也只是当地的一户普通农家,家里并不富裕,买她是因为他们家有个脑子不好的小儿子。

十岁了,如厕还不知吭声。

槛儿每天要做的就是照看这个小傻子,喂他吃饭,给他洗澡、洗脏裤子脏衣裳。

这样的日子过了两年,某天村子里突然来了帮土匪,烧杀掳掠无恶不作。

那家人趁乱逃命,把槛儿给撇下了。

槛儿躲躲藏藏。

自己逃了出来。

背着她仅有的几件衣裳,把舅舅卖她时塞给那户人的户籍册子藏在贴身衣物里。

一路靠讨饭回祖籍安庆府宿松县大山坳子乡,找外祖母、外祖父。

途中几度险象环生不提。

然而好不容易回去,却得知二老已离世。

于是天地之大,槛儿没有家。

听人说大户人家会买她这个年纪的丫头当丫鬟,没准儿长大后还能给少爷当个通房,讨个姨娘什么的做做。

槛儿不想当通房,也不想做姨娘。

但她没地方去,没有钱。

她想去大户人家当丫鬟。

听说京城的大户人家最多,她便又一路讨到了京城,期间差点落入人牙子手里不提,总归是到了京城。

恰逢那年宫里在采选宫女,经过层层审查,槛儿最终把自己卖给了大户人家。

全天下最大的大户人家。

皇宫。

她也成了这家少爷的姨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