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几十年之后,你跑到人家工厂门口,人家门卫都不会搭理你。
因为他要是给厂领导打了这个电话,厂领导反而会对你门卫有很大的意见。
今天,这个工厂的领导并不在,所以他们扑空了。
王峰也是个聪明人。
他知道,自己能不能见到这个厂领导,取决于门卫对他的态度。
所以去买了一条光荣牌香烟。
然后一人配了一包,说是明天会再过来。
对面的一个国营招待所内。
这会李尚明望着外面嘻嘻让然的人群。
一阵阵叮铃铃的自行车铃声音传来。
他感慨了一句:“这才是城市的感觉啊。”
“我明明是京都那边长大的,可是这会,感觉自己像是一个乡巴佬。”
边上的郭兴亮也同样是这种感觉。
点了根烟:“返城令下来之后,尚明同志,你回了城里,准备干吗。”
“还能够干嘛,已经和家里联系过,说进场也不好进。”
“让我去一个单位的混吃等死,我是真没有兴趣。”
李尚明家里背景深厚。
可是郭兴亮家里条件很普通。
他也已经和家里联系过了,城里的就业,现在确实十分的紧张。
因为大量的知青忽然一下返城。
一时间,每个地方根本没有这么多的就业岗位去安排。
所以到了八十年代之后,这些返城的知青们,一个个开始整天在街头晃荡。
反而成了很多城市里面治安的不确定因素。
最关键是这些人心里都憋着一口气。
觉得我们当初响应号召,从优越的城市里,跑到农村大队去上山下海。
那也是为国家奉献过的人。
结果我们回来后,竟然一个工作都没有安排,就这么不管我们了?
这一代知青,其实也是命运比较苦的一代人。
看到两人这么聊着后。
坐在他们背后的王峰,忽然开口说了句:“那你们有没有想过,下海经商?”
“经商?”
两人回头:“那不是在投机倒把吗,不要命了。”
这是李尚明说的话。
王峰白了他一眼,郭兴亮讲这话,王峰绝对正常。
可是你李尚明就别来装了。
前世不是投机倒把搞的起飞吗。
开口说:“话别太绝对,我感觉高考恢复了之后,马上就是改革开放。”
“到时候,会有些东西我们是可以参与市场经商的。”
七八年刚改革开放的时候。
不是一下子就放开,先只是放开了一些小农经济产品的开放。
重要的物资还是不允许倒卖。
但这个口子打开了之后,就像是又万丈洪水波涛汹涌而出。
因为你挡不住老百姓想要吃饱饭!
尽管整个八十年代,也出现过几次严打。
比如说八二年的温城八个王。
比如说,川省的牟大炮几次被没收所有的产业。
但没有人被枪毙,也没有人被判刑。
即便是被判刑的,很快就会被放出来。
实际上总体的方向还是放开的。
所以可以大胆的去搞。
“改革开放?”郭兴亮很是奇怪的望着他。
“王峰,你怎么还知道这些东西。”
“别说,我一直憋不住想问你,你最近一段时间到底怎么了。”
“感觉你完全变了一个人一样,好像什么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