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皇上的解语花,甄嬛自然要去为皇上排忧解难了,甄嬛提议让敦亲王亲自上门道歉,皇上说敦亲王心高气傲怎会愿意去登门致歉。~x?h·u/l_i-a\n,.+c/o′m_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谁人不知敦亲王最是敬畏自家福晋,有敦亲王福晋出马,敦亲王上门道歉不是问题。】
胤俄:“凭什么让本皇子一个堂堂亲王去给一个御史道歉啊。”
这时候的胤俄完全把自己想象成是敦亲王了,一想到自己堂堂一个亲王上门去给一个御史道歉,胤俄就恨甄嬛恨的不行,哪有天潢贵胄向朝臣道歉的。
胤禟也对甄嬛出的这个主意表示不认可,就如同老十刚刚说的,他们是爱新觉罗的皇子,朝臣就算是御史又如何,再大的官也不过是服侍他们的奴才罢了。
就算这件事是老十做的不对,给点赏赐补偿一下不就好了嘛,哪里需要他们亲自上门去道歉。
他们收到赏赐说不定还要感恩涕零的感谢皇恩浩荡呢,就算私底下有所不满又如何,他们是君,他们是臣,低人一等就要永远对他们俯首称臣。
“老十看到没,你畏妻的名声都传得人尽皆知了。”胤禟拍着老十的肩膀嘲笑他,就老十这出息还敢这么大胆打御史,也是出乎人意料了。
胤俄被自家九哥的话说的脸上通红,九哥也不看看他的福晋是谁,来自蒙古的博尔济吉特氏,你跟她来硬的,她比你更硬,来软的她就更得寸进尺了。+看*书?君` -无?错_内¨容*
偏偏你还不能多说什么,毕竟人家背后可是有靠山的,胤俄这个向来倚仗自己靠山的人都比不过人家硬。
这还玩什么,只能躲着了,一来二去胤俄畏妻的名声就传出去了。
康熙最是看不惯皇子独宠的人,但是碍于博尔济吉特氏是太后和太皇太后都要护着的人,所以在自家皇额娘和祖母跟胤俄之间,康熙只能牺牲胤俄了。
不过也是博尔济吉特氏没有拦着给胤俄纳妾的缘故才会这样轻轻放下,若是胤俄只有博尔济吉特氏一个女人,便是康熙再不看重胤俄这个儿子也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
康熙:“满朝文武大臣都想不出来解决办法,倒是让甄嬛想出来了。”
也难怪雍正喜欢跟甄嬛谈论国事,有意见她是真敢说啊,而且也不用担心她跟朝臣之间有勾结。
胤禵:“甄嬛真是说到雍正心坎上去了,那小眼神不知道有多满意。”
看来甄嬛说的也就是他心里所想的,只不过是想借甄嬛的嘴说出来罢了。
胤禔撇嘴,他皇阿玛站着说话不腰疼,说不准后宫干政的是你,夸甄嬛的又是你,真是一时一个样,真是难伺候。
胤礽要是知道胤禔心中的想法,恐怕也会按耐不住的点点头,老头子就是这么双标,爱新觉罗那套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在康熙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他高兴的时候你的越界在他看来会是一种情趣,但他要是不高兴了,分分钟治你一个不敬之罪,到时候就算想伸冤都找不到地方了。`x~q?u·k?a_n.s.h¢u*w-u/.-c?o′m!
【给了责罚后自然要给点甜头了,敦亲王福晋生有一儿一女,女儿被封为和硕公主,儿子被封为贝子,以承父业。
甄嬛建议公主的封号要改为恭定二字,时时提醒他的父亲恭敬安定,并且公主还要教于宫中,由太后抚养,将来若有不测,也好暂时辖制敦亲王。】
胤俄:“我草她个仙人板板,我什么时候得罪这个甄嬛了嘛,她居然要如此诛我的心。”
胤俄最是爱护自己福晋为自己生的一双儿女,现在听到甄嬛居然把主意打到自己孩子身上了,自然气的不行,指着天幕对着甄嬛就开骂,连胤禟想拦都拦不住。
不过康熙看在他一片爱子心切的份上也不跟他计较,其他皇子就更不计较了,敦亲王之事又何尝不是他们的未来。
毕竟未来登上皇位的是老西,作为曾经的对手,老西会善待他们的后代才怪。
夺嫡竞争正是火热的时候,众位有能力有资格竞争皇位的皇子己经有种兔死狗烹的感觉了,就连可能是最后的胜利者胤禛也是这番难以言表的心情。
胤禛了解自己,在众位皇子夺嫡中,他是最没有优势的那个。
这也就意味着他需要牺牲的更多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而在这一过程中他要经历的苦难恐怕会比别人多得多。
【敦亲王福晋进宫时面对的就是皇后和甄嬛两大巨头,有她们俩出马啥搞不定,一出手就是先个一个蜜枣,将册封贝子和公主的话一说,还没等敦亲王福晋谢恩又说要留公主在宫中由太后抚养。
这一下敦亲王福晋哪里肯啊,孩子一向是父母亲的心头宝,更别说只有一子一女的敦亲王福晋了,所以她宁愿不要这个公主的头衔都不想自己的女儿留在宫中抚养。
皇后做了这个白脸,那红脸自然是要甄嬛来做的,随后敦亲王福晋提出要去甄嬛宫里坐坐,敦亲王福晋不是傻子,自然知道其中肯定是有目的的。
果然在甄嬛的一番暗示下敦亲王福晋知道事情出自在自家爷身上,明白该怎么做之后便匆匆离宫回家了。
没过两天便听见敦亲王亲自上门去给被打的御史道歉的消息了,虽然态度很是敷衍,但至少做了能堵住悠悠众口就行。】
“没想到我还真去道歉了。”
胤俄知道自己的女儿被接进宫抚养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肯定会去道歉,毕竟软肋都被别人抓得死死的,他不能为了赌一时之气就害了自己女儿的一生,
可是看着自己真的上门道歉了之后,心里又是一阵烦躁,这亲王当的还没有皇阿玛在位时无官无职的皇子来的好。
至少那时候的他还是紫禁城里的小霸王,无人敢招惹,就算他把人打死了也不用这么窝囊的上门去道歉。
果然皇位上坐的是哪位皇兄都没用,最好的还是亲阿玛一首在位,这样最能保证自己的地位不变。
看着老十低眉垂首的样子,胤禟难得没有嘲笑,也说不出什么安慰的话,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
成王败寇自古如此,就算是他们心里再如何不服也无济于事,毕竟高坐在皇位之上的是胤禛,是新皇,是他们的死对头,不是皇阿玛。
康熙看着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他的理智告诉他雍正这么说做是正确的,胤俄的所作所为确实不利于朝堂。
甄嬛出的主意也是最好的,毕竟没有比当事人亲自上门道歉来的有诚意了,更别说这个当事人还是亲王,是皇族。
可是胤俄的女儿儿子也是他的孙子孙女啊,要不是甄嬛出的破主意,哪里就需要他的孩子这么屈尊降贵的去向一个奴才道歉了。
是的,康熙不想纠结自己的两个儿子谁对谁错于是便将所有过错都推到甄嬛头上。
要不是她出的这个馊主意,哪里会让他的两个儿子反目成仇变成这样水火不容的关系。
康熙最擅长的就是将过错都推到别人身上,千错万错都是别人的错,跟他和他的儿子有什么关系。
就像曾经的胤礽那样,只要胤礽有一点做的不对的地方,康熙都会将这一切都怪罪到索额图身上。
都是他们这些居心不良的人带坏太子,然后又顺理成章的减少了太子跟索额图的见面。
也不知道康熙是真的觉得索额图带坏太子还是不想太子与朝臣接触,反正最后孰是孰非都是康熙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