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达康最近是春风得意。/2^叭+墈·书/王′ +庚.辛!最-全-
《汉东日报》头版头条,用最醒目的红色标题写着——《改革的先行者,时代的领跑人——记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的创新之路》。
省电视台的晚间新闻,用长达十分钟的专题报道,详细介绍了农业科技项目。
镜头里,李达康,意气风发,指点江山。
网络上更是掀起了滔天巨浪。
“这才是我们需要的干部!不玩虚的,只干实事!”
“泪目!为了国家粮食安全,李书记拼了!”
“粉了粉了!达康书记就是汉东的定海神针!”
赞誉如同潮水,将李达康推上了前所未有的声望巅峰。
相比之下,省委书记沙瑞金,则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被动。
虽然省委办公厅第一时间发表了声明,表示对“未来之城”项目的大力支持,但在敏锐的民众和官场同僚眼中,这无异于一次迟来的,尴尬的“找补”。
谁官场都看得出来,那场新闻发布会,就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省委书记办公室。
沙瑞金面沉似水,一言不发地看着桌上那几份来自北京的传真。
农业部,科技部,国土资源部……
无一例外,全都是对汉东“未来之城”项目的表彰和肯定。
字里行间,对京州市和李达康的赞赏,几乎要溢出纸面。\秒~蟑¨结/暁′税.网^ +更·辛-蕞+筷.
站在一旁的方正,连大气都不敢喘。
他看着窗外省委大院里那棵高大的梧桐树,眼神幽深。
“马上就是年底的干部调整期了。”
沙瑞金的目光落在方正身上。
“你给我去摸底,把各个干部任免的人选,给我梳理一遍。”
沙瑞金的声音,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绝。
方正的心,重新变得火热。
“是!书记!我马上去办!”
三天后。
汉东省委常委会,再次召开。
会议室里的气氛,没有上一次的严肃,反而多了几分轻松。
省委书记沙瑞金坐在主位,一把手气场依然显露无疑。
所有常委都到齐了。
李达康坐在他固定的位置上,腰杆挺得笔首,他的脸上,自信洋溢。
高育良则还是一副学者模样,十指交叉,闭目养神。
“同志们,今天请大家来,是讨论一个重要议题。”
沙瑞金开口了。
他的声音很平稳,听不出任何情绪,。
“年底了,我们省的部分干部岗位,需要进行一些调整和优化。”
来了。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干部调整,这是省委书记手中最有力的权力。?兰^兰¨文`学` ?首*发~
每一次人事变动,都意味着一场权力的重新洗牌。
沙瑞金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每一个字都清晰而有力,却又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我们党选拔干部,一首以来的原则,都是德才兼备,唯才是举。不能搞小圈子,不能搞山头主义,更不能任人唯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