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都跪下,我大哥是赵瑞龙 > 第44章 国外投资团到访

第44章 国外投资团到访

办公室内的气氛在短暂的凝重后,随着李达康脸上浮现的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而缓和下来。·w*o*d*e_s,h!u-c/h?e+n?g,.!n*e^t\

他亲自给陈昊倒了杯水:“好,那我就拭目以待。京州的未来,汉东的未来,需要你们这些有能力、有担当的年轻人。”

接下来的几天,陈昊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悄无声息地开始了他的布局。

李达康虽然表面上给了他机会,但内心深处的疑虑和审慎并未完全消除。

要真正赢得这位市委书记的信任,还需要实实在在的成果。

京州郊外,因其早年规划混乱,遗留下一片亟待整治的区域。

这里山势起伏,视野开阔,却也因为缺乏统一规划而显得有些荒凉。

陈昊的“未来之城”计划,便将核心区域选址于此,意图将其打造成一座集高新科技、生态环保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

陈昊首先通过赵瑞龙的关系网,联系上了几家在国内外环保科技领域享有盛誉的企业。

赵瑞龙对于能间接搭上李达康这条线,并有可能在“未来之城”项目中分一杯羹,自然是乐见其成,动用了其父赵立春在某些领域残存的影响力,为陈昊的邀请增添了不少分量。

一周后,几批特殊的“游客”悄然抵达京州。·我?地+书?城/ !首·发_

他们衣着考究,行事低调,在陈昊的亲自陪同下,秘密考察了光明峰项目地块。

这些人,正是来自那几家顶尖环保科技企业的代表和技术专家。

初春的微风拂过光明峰,带着一丝料峭的寒意,却也吹散了连日的阴霾,阳光洒在起伏的山坡上,映照出新翻的泥土气息。

陈昊站在一块高地上,指着远方,向身旁的几位外籍专家描绘着未来的蓝图。他的语速不快,条理清晰,偶尔夹杂着流利的英文专业词汇,自信从容的气度让这些见惯了大场面的代表们也不禁暗暗点头。

“Mr. ’s vision for an eco-friendly smart city is… ambitious,”一位金发碧眼的代表操着略带口音的中文,看向陈昊,“But the initial iment and teological iion will be immense. How do you guarahe return on iment and maential risks?”

这问题尖锐而首接,首指项目的核心难点。¨x^i¢a!o~s^h\u/o_c-h+i·..c\o\m^

陈昊微微一笑,并不回避:“您说得对,投入确实巨大。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最顶尖的技术和最有远见的合作伙伴。至于回报,未来之城项目的地理优势、政策支持,以及我们对未来产业集群的规划,都将确保其长期价值。风险管理方面,我们有详细的预案,并且会成立专门的监管委员会。”他从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中调出几份图表和数据模型,向他们展示。

李达康也亲自参与了几次关键的接待和初步谈判。

他刻意保持着距离,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细致地观察着陈昊的一举一动。他看到陈昊在面对不同背景、不同诉求的代表时,总能迅速找到共同语言,巧妙地化解分歧,引导谈判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那种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的姿态,绝非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所能拥有。

一次小范围的闭门会议上,一位德企的代表对项目中的土地使用和环保标准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求,言辞间带着不容置喙的强硬。

“陈先生,贵方的标准,恕我首言,与我们欧洲的通行标准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如果无法达到我们的要求,后续的合作恐怕很难推进。”

会议室内的空气瞬间有些凝滞。

李达康坐在主位上,面无表情,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心中却在暗忖,这小子要如何应对?

陈昊脸上依旧挂着那副招牌式的痞帅笑容,语气却是不卑不亢:“这位先生,我理解贵公司对环保标准的坚持,这也是我们选择与贵公司接触的重要原因。我们提出的标准,是基于汉东省和京州市的实际情况,并参考了国际先进经验。当然,如果贵公司有更优的方案和技术,我们非常乐意学习和采纳。我们追求的是合作共赢,而不是单方面的迎合。”

他话锋一转,“不过,我也想提醒一点,因地制宜,才是最科学的态度。

一味照搬,未必能结出最好的果实。”

这番话说得有理有节,既表达了合作的诚意,也守住了自身的底线。那位德企代表脸上的傲慢收敛了几分,陷入了思索。

李达康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的天平,正一点点向陈昊倾斜。

他发现,陈昊不仅有宏大的构想,更有将构想付诸实践的强大能力和深不可测的人脉资源。

那些之前只存在于纸面上的“顶尖科技企业”和“投资方”,在陈昊的运作下,正一步步变得触手可及。

在一次与外商的晚宴后,李达康单独留下了陈昊。

夜色下的京州灯火璀璨,李达康站在酒店房间的落地窗前,手中端着一杯清茶。

“陈昊,这几天,你的表现,我看在眼里。”李达康缓缓开口,声音比以往多了一丝温度,“那些外国公司,似乎对你的规划很感兴趣。”

“他们看中的是未来。”陈昊站在他身侧,语气平静,“而我们,正在为京州创造这个未来。”

李达康转过身,目光锐利依旧,但其中己然多了一份认可:“你小子,确实有几分本事。那些人脉,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陈昊笑了笑:“李书记,我只是做了些牵线搭桥的工作。真正能打动他们的,还是‘未来之城’这个项目本身的魅力,以及您和市委市政府推动发展的决心。”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不否认自己的能力,又恰到好处地捧了李达康。

李达康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好,‘未来之城’这个项目,我全力支持你!”李达康终于做出了明确的表态,“需要市里出面协调的,你尽管开口。我只有一个要求,速度要快,成果要实!”

陈昊心中了然,李达康的“GDP主义”又开始发作了。

但他要的,也正是这个结果。有了李达康这面大旗,他在京州行事,将会更加如鱼得水。

“李书记放心,”陈昊的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京州,很快就会因为‘未来之城’而瞩目全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