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茂紧张地咽了口唾沫,军靴磕得啪嗒一响。
谢九如凑过来低语,“按您的意思,专挑老实肯干的。多是牧奴出身,吃过苦的。”
方明微微颔首。
他需要这样的心腹,既懂得感恩,又足够坚韧。
方明的目光扫过队伍末尾几个眼神飘忽的,他不动声色地在心里划了道杠,这几个还得再观察。
“从今天起,你们就是我的卫兵了。”
方明摘下皮手套,“每个人月饷八块大洋,表现好的另有赏钱。”
队伍里顿时响起压抑的抽气声。这价钱,比政府的正规军还阔气!
远处传来马嘶声,胡杰带着百来号人从千黯窟回来了。
方明眯起眼睛,盘算着怎么重新调配人手。
张铁山打仗是把好手,但让他管钱粮?怕是能把账本当柴火烧了。
春风吹化了最后一片残雪,方明深吸了口气。
队伍该动动了,再闲下去,这帮土匪该憋出毛病了。
方明带着百来号弟兄在盛乐县的山沟沟里转悠,马靴都磨破了底。
他得找个新窝点,血喙嶂和千黯窟离大路太近,地势也不够险要。
要是西北军打过来,山寨丢了就丢了,可囤的粮食要是没了,那可就要了老命了。
新挑的十几个卫兵跟在方明屁股后头,起初他们战战兢兢的,没几天就发现这个穿呢子大衣的大当家,其实挺好说话的,慢慢也就放开了。
盛乐县南边有条玉绒江,从云中市那边流过来,穿过群山最后汇入黄河。
上游两岸都是悬崖峭壁,地势险得很,到了下游靠近绥远平原才渐渐平缓。
方明带着人绕到盛乐县西边,沿着河往山里摸。
卫兵里有个叫黄耀祖的,长的粗粗壮壮的,他打小在草原上当奴隶,对这边的地形很熟悉。
这时,他壮着胆子凑上前,“大当家,我知道个地儿,好像是个老寨子。”
“你去过?”
方明挑了挑眉毛。
“去年逃难时候上去过。”
黄耀祖挠挠头,“就在玉绒江边上,就一条羊肠小道通上去,山顶平平整整的,还有一圈圈石头墙。”
方明眼睛一亮,“你找得到路吗?”
黄耀祖想了想,“我是秋天那会儿上去的,在上头饿了三天才下来,应该能找着。”
“带几个人去看看。”
方明一勒缰绳,点了十几个弟兄跟着黄耀祖进山。
转悠了大半天,还真让这小子找着了。
大队人马跟着黄耀祖往东走,沿玉绒江的路还算好走。
到了地儿一看,好家伙,这山两面都是峭壁,临水那面坡度稍缓,山顶却跟刀削似的很平整。
一条长满荒草的小路,歪歪扭扭的首通上去。
众人牵着马小心翼翼往上爬,到了山顶便豁然开朗。
地上散落着风化严重的石墙,看样子荒废有些年头了。
往远看,玉绒河过了这山就变宽了,首奔黄河而去。
对岸是一马平川的草原,往西去山势渐缓,成了丘陵。
方明摸着那些风化的石头,碎渣簌簌往下掉。
这地方肯定是个老寨子,听说早年间有逃难的百姓在这儿住过,后来都迁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