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清珩又想起那蔷薇,他敛眸低声道:“该怎么才能留住你。”
她的心,似乎总也不肯落下,仿佛下一瞬就要随风而走。
翌日。
巧儿早早就将她拉起来,然后替她拆了纱布,只见那白皙红润的手掌,错落着薄痂。
“太子妃,痛不痛?”巧儿还替她吹了吹。
赵明珠打着哈欠,笑道:“不痛,早就不痛了。”本来也只是擦伤,看着吓人而己。
这时候金珠带着嬷嬷进来:“老奴见过太子妃,娘娘玉安。”
“嬷嬷请起,是皇祖母命你来?”赵明珠转过身明知故问。
这嬷嬷是寿康宫的人,很显然是那老太后的命令而来。
“是,太子妃您整日去书院,太后娘娘许久没见过您,便想叫娘娘也一起去聚下。”
赵明珠听后默然,随后点头:“那辛苦嬷嬷专门来一趟,巧儿。”
巧儿拿出袋碎银给她:“请嬷嬷喝茶。”
那嬷嬷也不推辞,收下后便说:“那老奴便先回宫复命了。”
赵明珠颔首:“我稍后就到。”
等嬷嬷走后,赵明珠叹气:“总觉得是鸿门宴。”
巧儿听后她就说:“要不要去找太子殿下,问问情况?”
赵明珠制止了她:“算了,不必。”这些事情,她总要学会自己处理。
寿康宫中,嬷嬷正在回话,随后就响起禀报声。
“太子妃娘娘到。”
赵明珠的身影便出现在殿中,她对着太后道:“孙媳拜见皇祖母,祖母万安。”
太后端坐在上面,看着底下的赵明珠,螓首蛾眉,正是桃李年华之时。
“太子妃起来,赐座。”
赵明珠轻声说是,然后规矩坐好,老太后拿出一画轴打开:
“你过来瞧瞧。”
赵明珠闻言又起身,她只扫视一眼,上面的女子端庄大方,一看就是名门闺秀。
“此女甚好,皇祖母从哪里寻来的妙人?”
老太后听后露出笑颜:“这孩子是哀家母族的孩子。”
她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转而问:
“你和珩儿成婚数月,这每日的平安脉如何?”
赵明珠听后就知道,催婚后的催生来了。
她硬着头皮:“回皇祖母,府医道一切正常。”
老太后听后蹙眉:“既然正常,那为何还没孩子?”
赵明珠笑容不变,问她做什么,她又没问题,怎么不去问顾清珩?
赵明珠这样想,上首的老太后也想到转头吩咐下人:
“你让院判去给太子也把个脉看看。”
她说完后就看着赵明珠,语重心长道:
“这子嗣是大事,你们也成婚数月,若久久没有信倒也不急……哀家做主替太子纳侧妃如何?”
赵明珠听后无所谓,这老太后也不是来询问她,只是通知她这个事而己。
她乖巧道:“但凭皇祖母安排。”
“嗯,既然如此,那你便回去和太子通个气。”
……赵明珠算明白了,这是想要她做坏人……
等赵明珠走后,太后吩咐嬷嬷:“你派人去青州,让他们将人送过来。”
“是,太后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