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大唐:太子被废流放,我爆兵称帝 > 第111章 水源困境

第111章 水源困境

李承乾处理完渭州事务,大军继续前行,来到了泽州。!幻/想′姬\ !更¢歆^醉!快′刚进入泽州境内,李承乾便察觉到了这里的异样。道路两旁的农田干裂,庄稼因缺水而显得枯黄,百姓们面容憔悴,眼神中满是忧虑。

进入泽州城,城中的气氛同样压抑。李承乾决定立刻展开调查,他换上便服,带着侍卫们走向街头。在一口古井旁,李承乾看到一群百姓正围聚在一起,唉声叹气。一位老者摇着头说:“这井里的水越来越少了,再这样下去,咱们可怎么活啊。”

李承乾上前询问:“老人家,这泽州以前水源也如此稀缺吗?”老者看了看李承乾,无奈地说:“客官有所不知,泽州原本虽不算水源丰沛,但也不至于如此。这几年,不知为何,上游的水流渐渐小了,咱们这井里的水也就跟着少了。”

李承乾心中疑惑,决定顺着水流寻找原因。他带着侍卫们沿着河道一路向上游走去。走了许久,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原来,在距离泽州城数十里的地方,有一座矿山,矿主为了挖矿方便,私自拦截了河道,将水引到了矿场用于洗矿。

李承乾眉头紧皱,这等行为简首是不顾百姓死活。他立刻回到泽州城,召见泽州刺史林源。林源身材消瘦,面容拘谨,得知皇帝召见,匆忙赶来,见到李承乾便跪地行礼:“陛下,不知陛下召见微臣所为何事?”

李承乾面色严肃,问道:“林源,你可知泽州百姓正饱受缺水之苦?”林源心中一惊,赶忙回答:“陛下,微臣知晓。这几日,微臣也正为此事发愁,只是还未想出妥善的解决办法。”

李承乾冷哼一声:“哼,你可知是有人在河道上游私自截流,导致泽州水源短缺?”林源一脸诧异:“陛下,竟有此事?微臣实在不知啊。”

李承乾看着林源,目光如炬:“身为刺史,泽州发生如此大事,你却浑然不知,这就是你的失职!”林源吓得浑身发抖,连连磕头:“陛下恕罪,微臣罪该万死。”

李承乾说道:“你即刻派人去将那矿主带来,朕要亲自审问。”林源领命而去,不多时,便将矿主押到了李承乾面前。

矿主是个肥头大耳的中年男子,名叫王富。见到李承乾,他虽心中害怕,但仍心存侥幸,狡辩道:“陛下,小人也是为了矿山的生意,才不得己截流的。-6,腰?墈_书?枉\ ^冕_废-跃?黩!小人实在不知这会给下游的百姓带来如此大的麻烦。”

李承乾怒喝道:“为了你的一己私利,就不顾泽州万千百姓的死活?你可知,因为你的行为,多少农田颗粒无收,多少百姓面临无水可饮的绝境!”王富吓得瘫倒在地,不停地磕头求饶:“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小人再也不敢了。”

李承乾下令:“即刻拆除截流设施,恢复河道通水。另外,罚你拿出一半的家产,用于泽州的水利建设和救济百姓。若再有此类事情发生,定斩不饶!”王富只得乖乖领命。

解决了截流问题,李承乾深知,要彻底解决泽州的水源问题,还需从长计议。他召集泽州的官员、水利专家以及当地德高望重的老者,共同商议解决之策。

一位名叫李泉的水利专家说道:“陛下,泽州地势复杂,单纯依靠自然水流难以满足需求。依臣之见,可以在合适的地方修建水库,雨季蓄水,旱季放水,以调节水源。”

李承乾点头表示赞同,又问:“那修建水库,选址何处为宜?”李泉展开地图,指着一处地方说道:“陛下,此处山谷地形狭窄,且周围地势较高,在此修建水库,既能蓄住大量的水,又便于引流灌溉。”

李承乾仔细查看地图后,说道:“就按你说的办。林源,你负责组织人手,筹备材料,尽快动工修建水库。所需费用,除了那矿主罚没的家产,不足部分朕会从国库调拨。”林源赶忙领命:“陛下放心,微臣一定全力以赴。”

在李承乾的督促下,水库修建工程迅速展开。泽州的百姓们得知皇帝如此关心他们的水源问题,纷纷自发前来帮忙。一时间,工地上热火朝天。

李承乾也时常来到工地,亲自查看工程进度。他看到一位名叫张大力的年轻后生,干活十分卖力,便上前询问:“小伙子,这么辛苦,累不累啊?”张大力憨厚地笑着说:“陛下,不累。以前没水,日子过得苦。现在陛下为我们想办法解决水的问题,我们出点力是应该的。”李承乾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好样的!只要大家齐心协力,这水库一定能早日建成。”

然而,工程并非一帆风顺。?丸¨夲!鰰¢戦/ .蕞?歆-彰¢截^庚`鑫·筷_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岩石坚硬,挖掘困难的问题。负责施工的官员前来向李承乾汇报:“陛下,前方岩石太过坚硬,现有的工具难以挖掘,工程进度受到了严重影响。”

李承乾陷入沉思,片刻后说道:“立刻派人去周边州府,寻找擅长开凿岩石的工匠,高薪聘请他们前来帮忙。同时,让工匠们研究一下,能否制作出更有效的挖掘工具。”

在李承乾的积极协调下,擅长开凿岩石的工匠们纷纷赶来,他们带来了新的工具和技术,工程进度得以加快。

与此同时,李承乾还安排了一些官员,深入泽州各地,指导百姓合理用水,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一位名叫赵老汉的农民,起初对节水灌溉技术并不信任,在官员的耐心指导下,他尝试着使用新的灌溉方法,发现果然节省了不少水,而且庄稼的收成并未受到影响。赵老汉高兴地说:“以前觉得浇水越多越好,没想到这新法子这么管用,真是多亏了陛下啊。”

随着水库工程的推进,泽州百姓的生活也逐渐有了改善。李承乾又下令在泽州城和各个村落修建了许多公共水井,方便百姓取水。为了确保水源的清洁,他还安排专人负责水井的维护和管理。

经过数月的努力,水库终于建成。当清澈的水流注入水库,再顺着渠道流向干裂的农田时,泽州的百姓们欢呼雀跃。张大力兴奋地喊道:“有水啦!有水啦!咱们的庄稼有救了!”

李承乾站在水库旁,看着百姓们喜悦的面容,心中充满了欣慰。他深知,这只是解决泽州水源问题的第一步,后续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水利管理制度,确保水源的合理利用和长期稳定供应。

在离开泽州前,李承乾再次召集泽州的官员,严肃地说:“此次泽州水源问题得以解决,离不开百姓们的齐心协力。但你们要记住,这只是开始,要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对水利设施的维护和管理。若再出现类似因人为原因导致水源问题的情况,朕绝不姑息。”官员们纷纷跪地,齐声说道:“陛下教诲,臣等铭记于心。”

李承乾离开泽州城后,并未首接踏上西征的路途,而是放心不下泽州周边村镇的水源情况,决定暗中查访一番。他依旧身着便服,只带了几个身手矫健、行事谨慎的贴身侍卫,一行人悄然朝着泽州周边的村镇进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