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知朝廷大军即将来袭的消息后,黔州城内气氛愈发紧张,但李承乾和他的将士们并未慌乱,反而迅速投入到更为紧密的备战之中。\s.h′u?q·u?n′d_n¢s..^c,o·m-
李承乾在刺史府的大厅中召集了所有将领,众人神色凝重,围坐在巨大的沙盘前。“诸位,朝廷大军不日将至,我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李承乾目光如炬,扫过每一位将领的脸庞,“大家都说说,对于此次迎战,有何想法?”
一位年轻将领率先站了出来,抱拳说道:“殿下,我认为我们可凭借黔州的地形优势,在山谷设下埋伏。朝廷大军长途跋涉而来,必定疲惫,我们便可趁其不备,给予迎头痛击。”
李承乾微微点头,沉思片刻道:“此计有可取之处,但朝廷此次必定有所防备,我们不可大意。若要设伏,需安排精锐部队,且要做好后续应对之策。”
这时,另一位经验丰富的将领皱着眉头说道:“殿下,朝廷兵力雄厚,正面交锋我们恐难占上风。不如我们以守为攻,加固黔州各城的防御工事,消耗敌军的粮草和士气,再伺机而动。”
李秀宁在一旁缓缓开口:“此计虽稳,但我们不能一味防守。-零-点+墈·书- -庚′芯?醉?快¨防守的同时,也要适时派出小股部队骚扰敌军,打乱他们的部署。”
李承乾听着众人的发言,心中快速权衡利弊。“诸位所言都有道理。我们既要利用地形设下埋伏,给敌军一个下马威,也要加固城防,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同时,派出多支小股精锐部队,在敌军行军途中进行骚扰,破坏他们的补给线,让他们不得安宁。”
将领们纷纷领命,各自奔赴任务。李承乾转头对李善长说道:“善长,粮草乃重中之重。你要安排专人负责,确保粮草运输顺畅,且做好隐蔽和防护,绝不能让朝廷军队有机可乘。”
李善长神情严肃:“殿下放心,属下必定竭尽全力,保障粮草万无一失。”
在军队紧张备战的同时,黔州的百姓们也自发行动起来。他们组织了后勤队伍,帮忙搬运物资、修缮城墙。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石匠,带着自己的儿孙,主动来到城门口,说道:“殿下为我们做了这么多,我们也要为保卫黔州出份力。我这一辈子都跟石头打交道,修城墙我在行!”
李承乾得知此事后,亲自前来慰问。~d¢i.y-i,k¨a*n~s\h~u-.+c′o+m?“老人家,您年纪大了,这种事让年轻人来就行,您回去好好休息。”
老石匠却执拗地摇头:“殿下,我身子骨硬朗着呢。黔州是我的家,我怎能眼睁睁看着它遭遇危险。让我留下吧,我还能教这些年轻人怎么把城墙修得更牢固。”
李承乾眼眶湿润,紧紧握住老石匠的手:“老人家,谢谢您。有你们这样的百姓支持,我们定能守住黔州。”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大军的动向逐渐清晰。探子来报,朝廷此次派出了十万大军,由名将李绩统领,正朝着黔州稳步推进。
“李绩?”李承乾微微皱眉,李绩乃是大唐赫赫有名的将领,作战经验丰富,谋略过人。此次与他对阵,必定是一场硬仗。
李秀宁看出了李承乾的担忧,安慰道:“承乾,莫要担心。李绩虽厉害,但我们也有黔州百姓的支持,还有众多将士的奋勇之心。只要我们谋划得当,未必不能取胜。”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振作精神:“姑姑说得对。我不能自乱阵脚。传令下去,各部队加紧准备,务必在敌军到来之前,完成所有部署。”
与此同时,在朝廷的营帐中,李绩正对着地图沉思。他深知李承乾此次在黔州深得民心,且有李秀宁相助,不可轻视。“此次出征,务必谨慎行事。李承乾绝非泛泛之辈,我们不可急于求成。”李绩对身边的副将说道。
副将点头称是:“将军放心,末将等必定听从指挥。只是,听闻黔州百姓对李承乾极为拥护,我们此去恐怕会遭遇诸多阻碍。”
李绩目光坚定:“不管有多少阻碍,我们都要完成陛下交代的任务。传令下去,行军途中不可扰民,违令者斩。我们要以军纪严明之师,应对李承乾。”
在紧张的备战节奏里,李承乾一面关注着敌军动向,一面不断完善防御和进攻策略。他亲自到新兵训练场地,鼓舞士气:“将士们!我们身后就是黔州的百姓,他们对我们寄予厚望。朝廷大军虽众,但我们为了正义而战,为了家园而战,定能战胜他们!”
新兵们群情激昂,齐声高呼:“为了黔州!为了殿下!”那声音响彻云霄,仿佛在向天地宣告他们守护家园的决心。
而在另一边,李绩的大军正有序行军。李绩骑在马上,望着前方的道路,心中默默盘算着如何应对李承乾的防御。
李绩率领的十万朝廷大军如乌云压境,缓缓逼近黔州。大军所到之处,尘土飞扬,马蹄声如闷雷般响彻大地。黔州的探子快马加鞭,将最新消息传递回来。
“殿下,朝廷大军己至黔州边境,距城门不足百里!”探子单膝跪地,气喘吁吁地禀报道。
李承乾神色凝重,却没有丝毫慌乱。“传令下去,各部队按照原定计划,进入指定位置。告诉将士们,养精蓄锐,等待敌军到来。”
此时的黔州城,城门紧闭,城墙上站满了严阵以待的士兵。百姓们虽心中紧张,但在李承乾平日的安抚与组织下,并未出现慌乱逃窜的局面。他们有条不紊地协助军队搬运物资、准备箭矢石块。
在城外的山谷中,李承乾安排的精锐伏兵早己隐蔽多时。他们藏身于茂密的树林和巨石之后,身上的战甲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只等敌军进入埋伏圈。
李绩骑着高头大马,走在队伍前方。他望着远处隐隐可见的黔州城,心中暗自思量。“李承乾,你虽有些手段,但十万大军压境,我看你如何应对。”然而,他深知李承乾并非鲁莽之辈,必定有所准备,因此行军格外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