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举人,嫁秀才,都可以。”赵静秋道,“就算是嫁给那些公府伯府的庶子也可以。”
“公府、伯府?”赵大老爷想赵静秋是疯了吧,她以为她是先永平侯的庶女,她就能嫁入公府伯府吗?
没瞧见齐国公府都躲着赵静秋么,人家都直接让庶子出京游学。那个庶子对赵静秋也不是多真心,否则,那个庶子怎么可能一声不吭就离开。
赵大老爷当时没有在京城,他从妻子那边听的,再联系他在外面所了解的,赵静秋的亲事确实很困难。
先永平侯战死沙场……他们都是在吃这一点,永平侯府那边吃大头,赵元凯不孝也就是被废了世子之位还能参加科考,赵元慎成为永平侯,赵元尘进国子监。
他们不能说永平侯府那边都是靠着昭阳长公主,永平侯府的那些人姓赵啊。昭阳长公主还搬出了永平侯府,回去住长公主府,这意思再明显不过。
一个人的死,被他们吃了这么多红利,真当别人是傻子吗?
不用皇帝说,那些朝臣都会觉得皇帝对赵家太过宽容了。这种没有见到硬刀子的情况,其实也很伤人,就是让人在那边磨着,慢慢熬着,时间长了,这内心迟早受不住。
赵大老爷小时候也曾经在乡下吃过苦头,他当然不想回到乡下,只想着继续待在京城。他也想着升官,可是不能了。
这一切都是因为赵老夫人当初的设计,若是她没有那么做,他们这些人不要跟着收拾烂摊子。这是藐视皇族的大罪,也算得上欺君,皇帝确实也可以让他们滚回老家,可皇帝没有。
赵家就像是一个诱饵,让一些人觉得皇帝太过心慈手软,他们就疯狂一点。然后,他们就被皇帝抓住小辫子,那些人就会被拉下位。
今年上半年,被拉下来的人家不少于五家,昭阳长公主的亲家母的弟弟,荣国公府,原淑妃的娘家,崔家不算,崔家算是荣国公府附带的,再有其他两家。承恩公府也不算,承恩公府还好好的,就是被人上门要账而已。
这些人家家里抄出不少东西,谁也不敢小看皇帝的手段。兴许别人都在看,看赵家什么时候会倒下。
“你还真是敢想。”赵大老爷嗤笑,这些人都没有看出赵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麻木,太过麻木了!
家里的这些人太过愚蠢了,赵大老爷又看向赵大夫人,他多少有些对妻子不满意。是,妻子曾经是有什么事情就告诉昭阳长公主,给昭阳长公主通风报信,可是妻子也跟着他们隐瞒了最为重要的一件事情,妻子做的那些事情也功亏一篑。
他在外地的时候,妻子待在家里,她终究没有安排好家里的这些事情。
赵大夫人看出丈夫对她的不满,她没有跟着丈夫出京,跟着丈夫的是其他女人,丈夫本就会对她不满。丈夫在外地,他还会在信里说几句她辛苦了,丈夫刚刚回来的时候也会说她辛苦了,但是再往后,丈夫就不可能觉得她辛苦,他只会觉得她做得不够好,害得他回来就得收拾各种烂摊子。
是她不想做好吗?
是她没有办法做得更好了,赵老夫人是她的婆母,她又没有非常高的身份,就只能把能做好的那一部分做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33看书网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