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美洲华侨史话 > 第23章完结

第23章完结

怒潮来汹涌,

图强自立,非教育不为功。

祖鞭猛著,奋志为雄。

人世百世易过,

鹏程万里难通。

莫等闲虚老韶华空悲切。

昂哉齐努力,

振我华国之宗风。

将见金门港上,

我校人才蔚起与世大同。②

正如晨钟学校这支校歌中所表达的爱国主义精神那样,美国华侨和华人子女为了“振我华国之宗风”,激起了“昂哉齐努力”的求学精神,不少人在学业上获得了优异的成绩。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阿瑟·金教授曾对美国不同种族的几种专业人才进行调查,所得出的智商调查结果是:华裔得分最高,其次是犹太裔,再其次是日本裔,白人居第四位。1983年3月1日,在华盛顿举行的一年一度的美国青少年科学人才选拔赛中,华裔高中生宁致荣获首奖。在1985年4月12日全美高中十项全能赛中,洛杉矶华裔学生夏旭夺得冠军。同年5月5日,在美国高中学生视为最荣耀的“总统奖”的评选中,七名华裔子弟金榜有名,并获得由美国总统在白宫颁发的奖金和奖状。1984年春,华裔少年罗杰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获硕士学位时,年仅14岁,是世界上最年轻的硕士。华裔子弟吴力行,年仅12岁,就读于美国山菲利普初中,成绩优异。1989年由美国全国工程师学会、全国数学教师会议和太空总署等数个单位合办的全美数学比赛中吴力行荣获第一③。据美国1980年人口普查统计,25—29岁的华裔完成高中学业的人数的比率达90%,25—64岁男女受到博士级教育的华裔为7.1%,白人为2.1%,黑人为0.5%。从教育程度看,华裔完成高中学业人数的比率远远超过美国其他种族。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准许参加过大战的华侨青年享有进入美国高等学校学习的权利,美国华裔子女大批进入高等学校。此外,战后大陆、香港和台湾等地也先后有大量华人留学生到美国学习,美国大学里学习的华侨子女、华裔子女及中国留学生日渐增多。近几年来,美国华侨、华人受过高等教育人数的比重已超过全美的平均水平。

随着华侨、华人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华侨、华人在美国学术界、文化界、科技界中人数已日益增多。据统计,1940年华侨、华人担任专家、工程技术人员、经理和管理人员以及办事员、推销员和秘书这一类工作的已占华侨、华人总数的20%,当工匠、手工艺工人和农民等等的仍占多数;到1950年,前者的比重提高到40%以上,差不多翻了一番,后者的比重降为50%多;到1970年,前者的比重增加到50%以上,而后者则下降到40%以下。可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华侨、华人的素质已有大幅度提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