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此次科举公允,朕命政事堂会同刑部,共司其事。”
他目光在下首扫过。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狄仁杰听旨!”
四人齐齐出列,行至御阶之下:“臣在!”
房玄龄的儒雅谦和,杜如晦的明快果决,长孙无忌的老成持重,狄仁杰的刚正不阿,这四人并肩一站,几乎便是大唐朝堂的半壁江山。
“命尔等四人,共担此次首科主考之重任。”
“房玄龄为总裁官,总揽全局;杜如晦、长孙无忌为副总裁官,襄助考务;狄仁杰兼任监察御史,严督科场,彻查舞弊,务必使首科清明,为国选贤!”
房玄龄深吸了口气,躬身朗声道:“臣房玄龄,领旨!定不负陛下所托!”
这担子,沉甸甸的。
“臣杜如晦,领旨!”
“臣长孙无忌,领旨!”
“臣狄仁杰,领旨!若有宵小之徒胆敢在科场徇私舞弊,臣手中这柄法剑,可不是摆设!”狄仁杰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好!”
李君亦微微颔首。
“科举章程细则,着政事堂与礼部尽快会商拟定,布告天下。”
“臣等遵旨!”
科举的惊雷,主考人选的尘埃落定,让太极殿中的气氛推至顶点。不少官员已能预料到,用不了多久,便会有无数张新鲜而充满活力的面孔涌入朝堂,为这个庞大的帝国机器注入前所未有的生机。
退朝的钟声悠然响起,官员们依序退出。
房玄龄与杜如晦并肩走着,前者轻轻吐出一口气。
“克明啊,这科举一开,往后这天下,恐怕就真的要大变样了。”
杜如晦捻了捻颔下短须,目光中闪动着难以言喻的色彩:“是啊,玄龄兄。咱们这位陛下,这手笔,可真是越来越叫人摸不透了。这盘棋,越下是越叫人提心吊胆,也越发……让人有点儿按捺不住的兴奋呐。”
喜欢开局召唤李儒,权臣全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