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为奇特的是,这把椅子的椅子背是活动的,既能够拿下来,又可以向左转,或者向右转,也就是说,这个椅子背是可以随意换位置的。
原来,这是内府工匠们特地为太后制作的,在椅子背上的两面,都安有插榫,就如同门上的插关一样,把椅子背放入插榫里,用开关一扣紧,就很牢固了。
矮脚椅子很宽大,不太长,椅子下面还加了一个横托板,用于放脚的。椅子的这种构造,目的是让太后坐在上面,又稳固,又安全,两边站着侍女擦洗也方便。这是专门为太后洗澡时而精心设计制作的,是太后很喜欢的日用品之一。
慈禧太后专用地洗澡盆,共有两个,都是木胎镶银的澡盆,澡盆并不大,直径大约不到清室裁尺的三尺大。清廷用尺,主要有两种,一是步尺,一是裁尺,步尺大些,裁尺小些。
这种太后喜欢的银洗澡盆,形状为斗形,大约与洗脚盆差不多,是内府用上好的银片剪裁而成的,外面再用银铆钉包裹,外形看上去像个大腰子。
为了让太后洗澡时,更好靠近澡盆,澡盆中间特地凹进去一块。
这个银澡盆,空的时候,抬着很轻,用的特殊材料,便于宫女们搬运。
两个澡盆,外表上看,一模一样,但盆底下司沐的宫女们都作了暗记,她们十分熟练,一摸就知道,因为,这两个澡盆,功能是不一样的:一个是用于洗太后上身的,一个是用于洗下身的。这是绝对不能混淆的,一旦出错,后果就不堪设想。
太后洗澡的专用托盘内,整齐地码放着干净整洁的毛巾,规规矩矩的,一溜叠起来,25条一叠,整整齐齐的4叠,共100条。这4叠,像一座小山一样,压得每一个侍女出不来气。
令人惊奇的是,每一条毛巾,都用黄丝线精心绣绘着金龙,一叠是一种姿势,有矫龙昂首的,有游龙戏珠的,有腾跃喷水的,有回头望月的,形态各异,美不胜收。每条毛巾的边缘,还都是用黄金丝线锁的万字不到头的花边,看上去非常的美丽精致;再加上熨烫整齐,用紫红色的木托盘衬托着,分外的华贵耀眼。
慈禧太后换上浅灰色的睡裤,自己解开她自己上身衣服的纽绊,然后坐在矮脚椅子上,等候四个司沐宫女前来侍候洗浴。
司沐的宫女用第一个银澡盆,为太后洗上身。这次洗上身,与其说是洗澡,不如说是擦澡。
太后坐在那里,四个侍女站在太后的左右两旁,开始悄无声息地工作。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活儿,干起来也格外不轻松:出手要迅速,要准确,还要从容不迫,每一道工序都要求熟练、灵巧,不容半点松懈和苟且。
四个侍女,分四面站开,由一个侍女领头,另三个完全看领头侍女的眼色行事。
领头侍女取来半叠毛巾,浸在水里,捞出来后用手拧干,分给另三个侍女,然后一齐打开毛巾平铺在手上,分别轻柔、缓慢地给太后擦胸、擦背、擦两腋、擦双臂。擦完之后再换,前后六七次。这样擦拭,十分重要,能够把所有的毛孔眼都擦得张开,全身会感觉轻松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