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女人慈禧 > 第141章完结

第141章完结

翁同龢、杨深秀、徐致靖等积极支持康氏之议,一同参与议论,认为设立制度局非常必要。

王公大臣们则坚决抵制,特别是慈禧太后和她的心腹们明确反对。

总理衙门大臣、庆亲王和军机大臣们,以成宪昭垂、法制大备为由,认为不必另设制度局。光绪皇帝再三下旨复议,他们又一再顶了回来。

光绪皇帝特地召见总理衙门大臣张荫桓,质问他:你们尽驳康有为之奏,想一事不办吗?

张氏只是跪伏,不敢说话。总理衙门、军机大臣等,照样抵制。

光绪皇帝十分震怒,朱批宣旨:军机大臣,会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王大臣,切实筹议具奏,毋得空言搪塞!

守旧大臣们依旧顽强抵抗,一方面拜谒皇太后,诉说变法造成的痛苦,一方面百般拖延,不办任何实事。

军机大臣在办公大堂叫喊:开制度局,是废我军机处啊!我宁可忤旨,也必不开制度局!

众大臣敷衍了事,拖拖拉拉,设立制度局,真是难上加难。

变法的艰难,让光绪皇帝倍感阻力,但是,他还是决定勇往直前。

六月二十三日,光绪皇帝再次降谕,宣布深化变法:

目今时局艰难,欲求自强之策,不得不舍旧图新。

前因中外臣工半多墨守旧章,曾经剀切晓谕,勗以讲求时务,勿蹈宋明积习,谆谆训诫,不啻三令五申,惟是朝廷用意之所在,大小臣工恐尚未尽深悉。

现在应办一切要务,造端宏大,条目烦多,不得不裒集众长,折衷一是。……

总之,中国现在,病在痿痹,积弊太深,诸臣所宜力戒!

然而,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寻找一个可以依靠和信赖的武臣,不仅要精明能干,对皇帝忠心耿耿,而且,还应拥有武装。这个理想的人物,维新派都一致看好是袁世凯。聂士成、董福祥之流都是鲁莽武夫,不知道国家、民族为何物。袁世凯拥有最精锐的新式陆军,了解外国,思想开放,很有头脑,关键是品行高尚,忠君爱国。

可是,慈禧太后宠信荣禄,荣禄与袁世凯关系密切,如何是好?

康有为的亲信弟子徐仁禄,奉命拜见袁世凯,试探他对变法的态度。

徐仁禄问:袁帅对康有为有何印象?

袁世凯何等机警,立即夸奖说:康公有悲天悯人之心,经天纬地之才!

徐仁禄说:袁帅之才,我等久仰。我与卓如(梁启超)、复生(谭嗣同)、芝栋(宋鲁伯)诸人屡向皇上荐公,皇上十分赏识公之才干,只担心说,荣禄数次进言,称袁世凯跋扈,不可大用。不知道公因何与荣大人不和?

袁世凯一听就知道徐氏的来意,恍然大悟地说:哦,昔常熟(翁同龢)欲增我兵,荣禄谓汉人不能握大兵权!常熟说,曾、左亦汉人,何尝不能任大兵权?可荣禄还是不肯增兵!原来如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