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溥字辈中,只有两人:一是溥伦,一是年仅8个月的溥侃。前者的父亲是贝勒载治,不是奕纬的亲生子,而是过继子,不算宗室近支;后者是道光皇帝长子奕纬之孙。
最关键的是,如果立溥字辈的,就是为同治皇帝立嗣;一旦选定,同治皇后阿鲁特氏就是皇太后,慈禧太后就是太皇太后了,如果垂帘,那就是阿鲁特氏,而不是慈禧太后了。
溥字辈中选择皇位继承人,似乎成了问题。
那么,奕字辈呢?也似乎不妥:因为,奕字辈继位,咸丰、同治父子将置之何地?
剩下的就是载字辈了,可供选择的有数人:恭亲王之子和醇亲王之子。
同治皇帝病危时,曾由师傅李鸿藻代为批答奏章,同治面交一朱谕,上称:国事艰难,赖国有长君,可传位给朕叔恭亲王。
如今,载字辈中,又是自己的儿子与太后亲妹之子争夺帝位,深知太后手段的恭亲王,自然要退避三舍,再三声称:我要回避,不能即位!
当时,帝师李鸿藻急驰储秀宫,从袖中取出同治皇帝拟立恭亲王的遗诏。
慈禧太后大怒,当场撕碎了遗诏,冷冷地吩咐:轰出去!
西暖阁会议,精明的众大臣,谁也不敢造次,只是静候太后的旨意。慈禧太后当然不会轻易说话,只是等待大臣们的意见。
大臣们不说话,慈禧突然严厉地问:以后,如何垂帘听政?
众人大惊,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枢密大臣立即说:宗社为重,请择贤而立,然后恳请太后垂帘。
内务府大臣文锡一头冷汗:请择溥字辈中贤者,立为新君。
太后冷声问:谁可立?
有人说:溥伦。
亲王应声回答:溥伦是远支,不可!
慈禧太后立即说:溥字辈,没有当立者!
有人说:恭亲王子,载 ,年17岁,当立。
慈禧冷冷地说:不可!醇亲王长子,今年四岁了,是皇室至亲,应继承大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