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慈禧太后又点淫戏《双摇会》,忍无可忍的同治皇帝,又一次登台演出,扮一个劝架的邻居,自己现编戏词,一字一顿地说:你我两家邻居,相处多年,你家大爷,年纪也不小了,家庭里若是这样常常闹笑话,闹个不了,非但不成体统,也未免太不给年轻人留地步了!
28 同治十一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发生了许多重大事情:慈禧太后视为王朝支柱的曾国藩,溘然长逝;朝廷大臣们鼓动着归政,将皇权归返给17岁的皇帝;归政之前,就是复杂的选妃活动和大婚风波。
这年元旦,曾国藩身体不适。二十三日,病情加重,肝病发作,右脚麻木。经过治疗,病情好转。二十六日,前河道总督苏廷魁路过金陵,特地拜见曾国藩,曾氏格外重视,亲自出城迎接。见到老友,曾国藩非常高兴,在轿舆中,特地背诵苏氏喜爱的《四书》以助兴。忽然,曾国藩手指戈什哈,想说什么,却怎么也说不出来。众人慌忙将他送回府中,自此卧病不起。
二十九日,曾国藩在日记中写道: 余病患不能用心。昔道光二十六七年间,每思作文,则身上癣疾大作,彻夜不能成寐。近年或作诗文,亦学心中恍惚,不能自主。故眩晕、目疾、肝风等症,皆心肝血虚之所致也。不能溘先朝露,速归于尽。又不能振作精神,稍治应尽之职,苟活人间,惭悚何极!
三十日,曾国藩继续在日记中写道: 余精神散漫已久,凡遇应了结之件久不能完,应收拾之件久不能检,如败叶满山,全无归宿。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所就,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渐赦!
二月初二日,曾国藩看阅案版,拿起笔,想写点东西,不料手极颤抖;想说话,又一次出不来声音。
刚刚好一点,曾国藩就对儿子叮嘱:百年之后,丧事遵照古礼,不要请僧人、道士。
二月初三日,曾氏阅读《理学宗传》中的《张子》一卷,又一次手摇心颤。
二月初四日午后,曾氏精神好些,在儿子曾纪泽的陪同下,游览公署西花园。回家之后,感觉双足麻木,家人扶他到大厅,他端正了衣服、帽子,坐在那里,离开人世,享年62岁。前一天,人见一颗大星陨于金陵城中。
慈禧太后得知曾国藩病重的消息,立即传谕建立专祠: 曾国藩因病出缺,当降旨优予恤典,并于湖南原籍、江宁省城建立专祠,生平政绩事实宣付史馆。一等侯爵,即着伊子曾纪泽承袭。其余子孙几人,令查明具奏,候旨施恩。
江苏巡抚、安徽巡抚、湖广总督等交章奏请将曾氏生平事迹,交会史馆,并请在安微、湖北和他立功省份建立专祠。朝廷恩准。
慈禧太后得知曾氏去世,吩咐辍朝三日,以示哀悼。并颁发上谕: 大学士、两江总督曾国藩,学问纯粹,器识宏深,秉性忠诚,持躬清正。由翰林蒙宣宗成皇帝特达之知,荐升卿贰。咸丰三年间,创立楚军,剿办粤匪,转战数省,迭著勋劳。
文宗显皇帝优加擢用,补授两江总督,命为钦差大臣,督办军务。
朕御极后,简任纶扉,深资倚任,东南底定,其功最多。江宁之捷,特加恩赏给一等毅勇侯,世袭罔替,并赏戴双眼花翎。历任兼圻,于地方利病,尽心筹画,老成硕望,实为股肱心膂之臣。方翼克享遐龄,长承恩眷,兹闻溘逝,震悼良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