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从陈地,不,如今陈地已经成了楚地,我是从楚地来,打算到函谷以西去,中途迷了路,不知怎的,摸到这里来了。俺想打扰老哥一下,请给个方便,让我们借宿一晚。”
老聃先生一连串地说了这些。
“噢,噢,那好,那好。”白发老者说,“请坐下吧,这位老弟,快请坐下吧。”
“我们同来的还有一个。”
“都来吧,快请进来吧。”
“那好。”老聃先生扭过脸去,往门口踱了一步,“进来吧徐甲,把牛拴在树上,你进来吧。”
徐甲拴好牛,走进屋来。
“好,好,来吧,来,过来,请坐下,你们都请坐下。”白发老人对陈地人的到来感到高兴,开始异常热情起来。
四个人一起落座。白发老者拿来陶壶陶碗,冲上用山茶泡好的开水让他们喝。那六七岁的小男孩感到十分新鲜,歪着头不转眼珠地看着徐甲。
“你们是从陈地……”白发老人不转眼睛地看着老聃,说了个半截话。
“是的,从陈地,我们是从陈地的苦县来。”
听说“苦县”二宇,白发老人顿生惊喜:“苦县?噢……”更加仔细地去看老聃的鼻眼,好象要下决心从那里找出什么宝贝似的,“苦县我有个朋友,名叫李耳,字是伯阳,不知你认识不认识。”
“咦哼哼哼哼!我就是李耳!我就是李耳啊!”老聃先生一下子惊喜得满面流泪了,他忘情地站起来,亲得想扑上去似的。
“你就是耳弟?”白发老者更加惊喜,“我是魏山,我是魏山啊!”
“魏山哥,我的恩人!……”
“伯阳弟,我的亲人!……”
两个人同时流着泪,忘情地亲亲地抱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