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根据帝国温良恭俭让的伟大传统,也因为忌惮江北还有中流击水立誓收复北方领土的祖逖,王敦还需要先拥立一个傀儡。虽然他更喜欢易于操纵的幼主,但在堂弟王导的坚持下,他还是选择了司马睿。
1.郭璞09:劝进
司马睿渡江之初,尚未称帝时,王导就请郭璞卜筮过前景。
占卜的结果是咸之井卦。
郭璞仔细分析后,推断说东北面的名字里包含“武”字的郡县里,会出土六枚铜铃,其中一枚有龙虎纹饰。这是号令天下的瑞徵。
其后不久,晋陵郡武进县有一个叫陈龙的人在田里挖到铜铃六枚。
公元316年,长安陷落,西晋最后的皇帝晋愍帝被俘,西晋亡。
次年三月,司马睿即晋王位。
即位后,司马睿又请郭璞卜筮。
这次得到的是豫之睽卦。
郭璞说,“在会稽郡将出土铜钟,象征着您将成大功。这口钟是在人家井泥中挖到的,上面应该有铭文。这就是易经豫卦中所说的‘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是受命于天的征兆。”
司马睿大喜之余又问了一个更加尖锐的问题,那我这个政权能延续多久呢?
郭璞的答案是,“享二百年”
实际上掐头去尾,东晋总共一百零二年。郭璞只是将百二倒过来说而已。
公元318年,司马睿在不断的劝进声中,终于即皇帝位,改元太兴。
即位不久,会稽郡剡县(今浙江嵊州市)居民陈青在家中井里挖到一口钟。这口钟高七寸二分,口径是四寸半,在钟上有十八字的铭文。当然,铭文不是什么“魏武王常所用吃饭所敲钟”之流,而是大家看不懂的古文字,研究半天,勉强认出四个字——“会稽岳命”
持阴谋论者,会将这些祥瑞视为为劝进而故意做的伪证。预埋铜铃铜钟不难,但铜钟出土在司马睿称帝之后,如果有意为之,时间似乎有些晚。
郭璞把这些祥瑞称为符应。一个时代有王者兴,天地间必然有灵符出现。这就像老天颁发的委任状,也是天地人心感应的结果,说明君权神授,皇帝受命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