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严重还在于,这份尹宽于1935年9月4日写的“万言书”与陈独秀的草案一起,以铅印小册子的形式散发,表明了新临委的整个态度。^咸/鱼_墈/书/ ¢嶵¢新,蟑/結?耕-新¢哙`实际上,这是整个托派中央的观点。甚至与陈独秀关系最密切的原临委书记陈其昌,也以他一贯谨慎的态度保持沉默。这就意味着,陈独秀的思想正在与托派新临委乃至整个托派酝酿彻底分裂。
陈独秀看了这份万言书后的气愤和厌恶,是可以想象的,他认识到他与托派内部占优势地位的极左派之间在革命性质与任务及“国民会议”口号问题上长期的争论,焦点逐渐明确地集中到民主的问题上。于是他对自人类由氏族社会以来民主主义发展史做了系统的研究。他在以“孔甲”笔名发表的《无产阶级与民主主义》[66]一文中,得出了以下几个重要结论。
陈独秀《无产阶级与民主主义》影印件
第一,自有人类以后,“民主主义乃随着历史发展,而形成各阶段的内容与形态”;“在社会主义运动未发生以前,完成这些民主任务,乃人类进步之唯一的伟大目标。所以民主主义乃是人类社会进步之一种动力。?l?a,x!s^w¢.*c¨o,m^”
第二,“最浅薄的见解,莫如把民主主义看做是资产阶级的专利品”;“不要把民主主义的要求当做仅仅是推翻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的手段而不是我们的目的。”
第三,“不断革命”之真实的意义,是“由无产阶级的政权来完成民主任务。没有无产阶级的政权,落后国的民主任务便无从完成。所以不能把完成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分成两个阶段,完成前者再进行后者”。
第四,无产阶级民主主义要“彻底铲除官僚主义”。“在这一意义上,在现时代,只有无产阶级才是民主主义势力的真正代表;我们共产主义者同时也是真正的民主主义者”;“史大林不懂得这一点,抛弃了民主主义,代之以官僚主义”;“蔑视民主主义的人,并不只是史大林,有许多浅薄的老布尔什维克党人,因为形式逻辑头脑的考茨基一班先生们,拿民主主义来对抗无产阶级独裁,他们也就拿无产阶级独裁和民主主义对抗,两方面都以为民主主义和无产阶级独裁不能并存的,同样是形式逻辑的头脑。”
这篇文章表明,(1)他不再像五四时期那样强调民主产生于法兰西资产阶级革命,而是人类从氏族社会以来就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之一,即民主的“普世价值”;(2)他不再认为民主是资产阶级的专利品,而是人类共有的随着历史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文明成果;(3)1920年他把无产阶级专政当作更大的民主来接受的,并不否定和排斥西方(资产阶级)民主,而是包容后者,这个传统,现在又继承下来,所以他批判斯大林与考茨基把二者对立是“形式逻辑头脑”。.d~i\n·g^d?i_a*n/k′a.n.s¨h!u~.~c+o*m¨
陈独秀的这篇文章在执着于托洛茨基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托派内部引起轩然大波。被陈独秀讥为在莫斯科“蔑视民主主义”的空气中熏陶出来的王文元回忆时说:“在我第三次入狱之前(即1935年夏至1937年5月——引者),我们新建的理论机关报《火花》,记得只出了两期……值得提出来的是陈独秀的一个提纲,关于民主主义的。它表示出这个中国启蒙大师思想上的新转变,他在不断跃进后的倒退。他比较郑重地研究了民主主义的历史发展。结果他达到了这样的一个结论:人类的历史主要乃是一部民主的发展史……民主是社会进步或倒退的最可信指标,它本身并不含有阶级性,更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品,社会主义者若在民主头上扣上某某阶级的帽子而加以排拒,则是反动而非进步的。他认为一个真正的工人国家绝对应该比任何资产阶级更加民主。”
王评论说:“我们看到了独秀的文章,没有一个人同意。他把民主主义看成为一个超历史超阶级的范畴,还原成一个抽象的观念了。”[67]
鉴于这种情况,托派临委决定在机关报《火花》上,针对陈独秀的文章,开展一场关于民主主义的讨论。编辑部在前言中说,孔甲的文章登载以后,“已引起许多同志的回响。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为使同志们和一切革命者对它有清楚的认识起见,我们认为应该进行一场广泛而公开的讨论”[68]。在这一期《火花》上,发表了四篇讨论文章。第一篇文章题为《思想上的重新武装》,署名“学文”,与陈独秀的观点一致,并且对陈的观点进行了阐述与发挥。现在无法考证“学文”是否另有其人,如果如王文元所说,当时托派内部“没有一个人同意”陈的观点,那么“学文”很可能是陈独秀的又一个笔名。
“学文”的文章说:“马克思恩格斯从没有告诉我们,说民主主义根本要不得,只有社会主义是好的。反之,他曾教导我们,无产阶级为民主主义而斗争是为社会主义而斗争不可分离的。”民主主义并不是资产阶级才有的,“莫尔干告诉我们,人类生来就是民主的,自蒙昧的氏族组织的建立,一直到氏族社会的灭亡,约十万年的长期,民主主义曾倔强的生存着。后来因为经过奴隶制度和封建社会一、二千年的腐蚀,它才湮没无闻。卢梭研究过罗马的历史。他明白了这个真理。所以把民主主义从封建社会的埋没中发掘出来,力创天赋人权与自由平等博爱的学说。资产阶级藉助于这个发掘,于是来高揭民主主义,推翻了封建社会,但等到他们掌握了自己的政权以后,便连忙把它限于自己的阶级,这就是民主主义复活的第一阶段,也就是所谓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这种形式的民主主义虽然非常褊狭,但较以专制主义,已是一大进步。无产阶级的生长,自然不能以此种民主主义为满足。他必然要努力扩大它,使它发展下去,把它应用到自己的阶级和广大的劳苦群众之上,即是要使它成为真正的人民大众的民主。十月革命完成的就是这一种民主,无产阶级的民主,亦即所谓人民大众的民主,这是民主主义复活后的第二阶段。”“由这种民主主义发展的历史看来,我们可以说,全部阶级斗争的历史,亦即是民主斗争的历史。每个时代的阶级斗争,是由经济斗争为出发点,而必然发展为政治斗争,即民主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