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赵济:《三十年代初托派组织在上海的活动》,上海《党史资料》1981年第2期。+二\8/看*书.徃¢ *嶵·薪`章?踕.埂_鑫!哙?
[24] 赵济:《三十年代初托派组织在上海的活动》,上海《党史资料》1981年第2期。
[25] 王凡西:《双山回忆录》(增订本),第173~174页。
[26] 《无产者》第9期,1931年1月20日。
[27] 《托洛茨基同志的答复》,1929年12月22日,《反对派的内部生活》,1930年4月25日。
[28] 《托洛茨基致刘仁静的信》,1929年11月,该信是答复刘9月去的信,《托洛茨基档案中致中国同志的信》,第3页。
[29] 《托洛茨基档案中致中国同志的信》,第16页。
[30] 《反对派内部生活》,1930年4月25日。
[31] 《十月旬刊》,1930年7月15日。
[32] 《反对派内部生活》之二,1930年6月15日。
[33] 匈牙利学者Kun-Miklco提供的土耳其托洛茨基档案中该信的复印件。
[34] 中国托派少数派油印机关报《建立》第1期,1947年5月;《托洛茨基档案中致中国同志的信》,第23页。′p,a¨o¨p^a?o¨z*w~w_.-c/o,m+
[35] 《十月之路》第1期,1930年10月26日,中国左派共产主义同盟(反对派)出版。这是“十月社”的又一份手刻油印机关报。
[36] 《托洛茨基致陈独秀的信》,1931年4月7日,《托洛茨基档案中致中国同志的信》,第42页。
[37] 《十月之路》第1期,1930年10月26日出版,手刻油印件。
[38] 吴季严、马玉夫:《对于协议委员会的第三号通告的声明》,1931年1月17日,《无产者》第10期,1931年2月1日。
[39] 区芳:《谈谈统一问题》,《我们的话》第15期,1930年5月,手刻油印件。
[40] 《十月之路》第1期,1930年10月26日,手刻油印件。
[41] 《协议委员会对于无产者社来信的决议》,手刻油印小册子。
[42] 顽石(陈独秀):《对区白的〈我们之间不同意见〉的批评》,《现阶段的形势与反对派的任务——政治问题讨论集之三》下册,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中央宣传部,1934。¨b/x/k\a~n.s`h*u_.¨c.o\www.
[43] 意因(郑超麟):《不断革命ABC》,春燕出版社,1947,第23、24页。
[44] 托洛茨基:《论国民会议口号——致中国反对派》;《共产国际第六次大会后的中国问题》,《中国革命问题》,第249、215、220页。
[45] 《无产者》第2期,1930年7月1日。
[46] 马黑诺是1918年乌克兰农民游击队领袖,反对乌克兰和德国占领军;后来受无政府主义派、富农和反动分子影响,拒绝参加集中化的红军,妨碍了对反革命的斗争,最后被苏维埃军队所消灭。
[47] 托洛茨基:《中国革命的总结和前瞻》,《中国革命问题》,第1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