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民国人物传记 > 第316章完结

第316章完结

敬告青年(陈独秀)

法兰西人与近代文明(陈独秀)

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高一涵)

今日之教育方针(陈独秀)

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续本卷一号)(高一涵)

抵抗力(陈独秀)

民约与邦本(高一涵)

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续本卷二号)(高一涵)

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陈独秀)

国家非人生之归宿论(高一涵)

读梁任公革命相续之原理论(高一涵)

一九一六年(陈独秀)

我(易白沙)

自治与自由(高一涵)

这里还有一个小小的传奇故事。-纨^夲+鰰`颤¨ !已^发^布_蕞~欣?蟑,劫!李大钊相识高一涵,就是通过《新青年》:“守常读《新青年》,见余文,知在东京,访问半年余,终无人见告。迨帝制事起,东京有留学生总会之组织,守常见留学生总会中有余名,转辗询问,始得余之住所。一日房主持李大钊名片上楼,余览片竟不知为何许人。及接谈,始知守常已访余半年矣,此为余与守常相见之始。·k~u·a¢i¢d!u¨x·s?..c·o^m+因纵谈国事,所见无不合,遂相交。”[17]

因为这个缘故,1917年8月,陈独秀把高一涵和李大钊一起请进了《新青年》编辑部,开创了后来“南陈北李”的新篇章。

如果说高一涵注重引进西方民主思想,那么四川的吴虞则注重批判儒家伦理与佛老思想,“打倒孔家店”这一新文化运动中最富战斗力的口号,就是吴虞提出来的,所以胡适称他是“只手打倒孔家店”的老英雄。在伦理革命中,高与吴二人可谓是陈独秀的左膀右臂,哼哈二将。陈独秀对于吴虞文章的赞赏,如同《新青年》第1卷中对高一涵的文章一样,在1917年2月出版的第2卷第6号以后的连续五期,吴虞的文章都排在陈独秀后面的第二篇的位置:

文学革命论(陈独秀)

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吴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