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入“列宁主义”
脱下西装和长袍 到工人中去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传说不实
与共产国际互相帮助发起建立共产党
奠定中共基础工作
帮助毛泽东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
与胡适分道扬镳 友谊长存
在广东的教育改革和建党活动
五 主持中共初创时期的工作(1921~1923)接任共产党领导时的特殊心态
创建中共的全国性组织
第一年的辉煌业绩
国共合作问题上的努力与困惑
唯一的一次莫斯科之行
着意培养第一代党的领导骨干
莫须有的“机会主义二次革命论”
革命领导权问题上误解的消除
提携毛泽东
批评孙中山 马林被撤
六 为捍卫中共在国共合作中的独立性而斗争(1923~1926)与鲍罗廷、维经斯基的不同关系
与鲍罗廷的初次冲突
在五卅运动中充分实施革命领导权
七 地下生活中的家庭与爱情(1922~1927)父子无情亦有情
总书记的穷困生活与情变
揭开“神秘情人”的面纱
影响儿孙坎坷命运
自由恋爱不能影响革命
中篇 鹰击长空 经受磨难八 莫斯科路线的重大转折共产国际的“九二八”指示
国民党二大
中山舰事件
整理党务案
反对北伐风波
九 大革命中的奋斗与无奈(上·1926)在北伐中追求的目标
在汪、蒋之间
希望寄托于农民运动
同情陈独秀的维经斯基“引火烧身”
一再提示警惕蒋介石要反共
与瞿秋白的分歧
十 大革命中的奋斗与无奈(中·1927)筹备上海工人第三次暴动
建议紧急发展十五万国民党员
领导第三次上海工人暴动胜利
起草《汪陈宣言》
十一 大革命中的奋斗与无奈(下·1927)“不堪回忆武昌城”
关于执行国际执委七大路线的争斗
在中共五大上处处挨批
明确抵制莫斯科的“紧急指示”
成为大革命失败的替罪羊
陈独秀自身的弱点
十二 探索革命新路(1927~1928)舔吮自己的伤口
文字学研究中苦度艰难岁月
拒绝去莫斯科参加六大
十三 转向托洛茨基主义(1929)被托洛茨基文章所吸引
在中东路事件中反对“保卫苏联”
与共产国际及中共中央路线冲突尖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