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礼炮三响,黄缎覆盖的考题牌被缓缓揭开。君昭临己重回高阶,望着如潮水般涌向号舍的考生,看着考场并没有再出现什么乱子,这才安心下来。
辰时三刻,铜锣骤响。
君昭临端坐于贡院中央的九丈高台之上,玄色龙纹华盖垂落流苏,十二道玉旒后的目光如霜刃般扫过三千六百间号舍。
秋风掠过她腰间玉组佩,发出清越的撞击声,与沙沙的书写声交织成奇特的韵律。
晏颂安按剑巡行于青砖通道,铁靴踏碎满地晨光。
年轻的禁军统领每经过一处号舍,便有学子不自觉地绷首脊背——那人眉间一道旧疤在阳光下泛着血色,铠甲鳞片随着步伐铮铮作响,像一柄出鞘的刀游走在文墨场中。
东丙字号舍内,青衫书生突然顿笔。一滴汗砸在考卷上,晕开了刚写就的策论。他偷眼望向高台,恰见女帝指尖轻叩鎏金扶手,吓得急忙以袖掩卷。
"铛——"
西侧望楼上传来示警钟声。晏颂安疾步穿过人群,却见是个书生昏倒在案。
两名禁军立刻将其架起,将其带离考场。
君昭临扫了一眼,应该是太过紧张,所以晕倒了。
"继续答卷。" 君昭临的声音从高处落下,惊飞了贡院古柏上的寒鸦,三千支毛笔齐齐一颤,又迅速埋入卷中。
有风掠过考卷,翻动纸页如白蝶振翅,露出其间墨写的经世之策、安邦之谋——那是大周王朝未来的脉络。
晏颂安抬头望向高台,见女帝正执起朱笔在名册上勾画,阳光透过树叶,在她明黄朝服上投下龙纹暗影,恍若真龙游走于云间。
正午的日晷针影刚划过巳时三刻,贡院东南角的青铜巨钟突然震响。
浑厚的声浪惊起檐角铜铃,三千六百间号舍内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搁笔声。
君昭临从鎏金椅上起身,垂旒碰撞发出细碎清响。
她俯瞰着如蚁群般涌出号舍的学子们——有人满面红光捧着考卷轻吹墨迹,有人面色惨白地揪着衣襟,更有人刚跨出门槛就瘫坐在廊下。
"封卷!"
随着礼部尚书一声令下,穿绛色官服的收卷官们鱼贯入场。晏颂安按剑立于甬道中央,看着属下抬来二十口包铁木箱。
一沓沓考卷被蜡封存入箱中后,很快就被抬到君昭临脚下放着。
"午膳后未时二刻考《春秋》经义。"女帝的声音混着钟声余韵传遍贡院,"现在各位请便。"
学子们如蒙大赦般涌向膳堂。晏颂安却站在原地,望着高台上那道明黄身影——君昭临正俯身查看蜡封的考卷,检查没问题过后,她才让福公公带人将那些试卷抬走。
君昭临步下高台,明黄龙袍在秋阳下流转金光。她驻足看向仍在巡视的晏颂安,唇角微扬:"晏将军,随朕用膳。"
晏颂安握剑的手一紧,铠甲随单膝跪地震响:"臣不敢僭越。"
"朕准你僭越,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