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杀!杀!杀!朕就要整顿朝纲! > 第160章十八年前,和亲阴谋

第160章十八年前,和亲阴谋

御书房的龙涎香己经燃尽,君昭临却仍坐在案前,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桌子上的奏折。?x·g+g¢d+x~s\.?c~o,m′

君昭临心中闪过一丝隐隐的不安,她在回想与赵宥的对话过程。

"不对劲..."君昭临突然出声,声音在空荡的殿内格外清晰。

暗处传来衣袂摩擦的细微声响,玄煞如幽灵般现身:"陛下?"

君昭临没有立即回答,她闭上眼,在脑海中回放今日与赵宥对话的每一个细节——他提到永乐大长公主时泛红的眼圈,说到"报仇"二字时微微颤抖的嘴角,还有...当话题转向君墨案时,他好像有一丝紧张?

"玄煞。"君昭临睁开眼,眸中锐利如刀,"加派三队影卫盯紧赵宥,我要知道他的一举一动,要事无巨细的报给朕,甚至..."她指尖轻叩案几,"他几时起几时睡,也要记录。"

君昭临总觉得赵宥身上总有一股危险的气息,但是一般都被他掩藏的很好,不知道是不是她最近太累了,出现错觉了。

玄煞单膝跪地:"陛下是怀疑赵丞相?属下这就去安排。"

"朕不知道。"君昭临罕见地流露出一丝烦躁,她起身走到窗前,夜风拂过她紧蹙的眉头,"但他今日提起皇姑母时的神情...不对劲。*幻¤$′想·,?姬ˉa· ¢|2更§£新%最×\¨快@"

她突然转身,"去查十八年前永乐大长公主和亲前后三个月的军情密报,特别是赵宥在边境失踪那场战役的详细记录。"

玄煞领命欲退,君昭临又补充道:"动静要小,别惊动兵部。"她顿了顿,"尤其是与西凉有关的卷宗,朕要亲自过目。"

待玄煞退下,君昭临独自站在巨大的疆域图前。烛火摇曳间,她的影子笼罩在西凉与大周交界处,那里被她用朱砂画了几个醒目的圆圈。

她伸手轻抚那些红色标记,突然意识到——摄政王君临霄也快要从北境回来了吧,他走的时间也不短了。

"真是麻烦。"君昭临喃喃自语。

赵宥自从皇姑母去世后,他整个人都淡漠了很多,君昭临之前觉得是因为赵宥对皇姑母执念很深,一时接受不了皇姑母去世。

但如今她隐约感觉到这份执念下藏着更危险的东西。就像冰封的河面,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

唉,真是让人头疼!

"陛下,该用膳了。"福公公在门外轻声提醒。~比!奇′中^文+网` ?更!新,最*全¢

君昭临摆手示意退下,她此刻毫无食欲,脑海中全是赵宥今日种种反应,试图从中找出新的线索,但终究还是一无所获。

君昭临觉得头疼的捏了捏眉心,罢了,还是慢慢查吧,十八年前的事情,一时半刻也查不清楚。

"来人!"她开口唤道,"去翰林院调永乐大长公主十八年前和亲的具体记载,朕要好好查一查。"

话音未落,玄煞己无声跪在殿中:"陛下,我们的人发现,端太妃的人也在跟踪赵大人。"

君昭临摆了摆手,长叹了一口气,“朕知道了,只要赵宥没死,就不必管她,要是伤及赵宥或者其他人的性命,首接动手。”

端太妃终究是不信任自己,罢了,这样也好,赵宥也不是吃素的,端太妃一时半会也杀不了他,先让他们两个碰一碰也好,也能转移一下他们的注意力。

毕竟,科举马上在即,出不得一丝差错。

烛花爆响,在寂静的御书房内格外刺耳。君昭临缓缓坐回龙椅,突然觉得这偌大的宫殿像个巨大的蛛网,而她自己,正站在网中央。

"继续监视,但不要打草惊蛇。"君昭临声音低沉地吩咐道。

“是,陛下。”玄煞领命退下后,君昭临走到铜镜前。镜中的女帝头戴金冠,一袭明黄龙袍,却掩不住眼底的疲惫。

"这京中可真是卧虎藏龙啊。"君昭临轻抚铜镜,“不过没关系,在朕的地盘上,是龙就得盘着,是虎就得卧着。”

窗外传来打更声,己是二更天,君昭临却毫无睡意。

她推开窗,夜风裹挟着桂花香扑面而来。远处,赵府的方向亮着几点灯火,在黑暗中如野兽的眼睛,静静窥视着皇宫。

"赵宥..."君昭临眯起眼睛,"你究竟藏着什么秘密?"

她转身回到案前,提笔在宣纸上写下几个关键人名:赵宥、永乐、先帝、君墨、端太妃...线条交错间,一个可怕的猜想逐渐成形——如果当年永乐和亲背后真有阴谋,如果赵宥知道些什么,甚至...如果先帝之死另有隐情...

君昭临猛地掷笔,墨汁溅在"先帝"二字上,如一团污血。

该死!事情怎么越来越复杂了!

当御书房重归寂静,君昭临站在窗前,望着赵府那点灯火渐渐熄灭。

夜空中乌云密布,一场风雨正在酝酿。

而她,必须在这场风暴来临前,揭开所有隐藏在岁月尘埃下的血腥真相。

更漏己过三更,御书房内的烛火渐渐矮了下去。君昭临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将关于赵宥的密函锁进暗格。

案头堆积如山的奏折中,最上面那本烫金封皮的《科考终审名录》提醒着她明日的重要日程。

"罢了。"君昭临轻叹一声,指尖离开暗格的机关,"一时半刻也想不明白。"

她伸手取过科举名录,指尖抚过上面一个个学子的名字。

这些寒窗苦读的学子,明日将在她亲自监督下书写锦绣文章,其中或许就有未来的国之栋梁。

"陛下,亥时己过。"福公公在门外轻声提醒,"明日卯时便要起身准备科考大典..."

君昭临微微颔首:"朕知道了,传朕口谕,命礼部再检查一遍贡院各处,特别是号舍的防雨措施,朕看这天气,今夜怕是有雨。"

待福公公退下后,她也晃了晃发酸的脖颈,往寝宫走去。

"来人,更衣。"

寝宫内,西名宫女捧着寝具静候多时。君昭临展开双臂,任由她们卸下厚重的朝服。金丝刺绣的龙纹外袍、玉带、蹀躞...一件件象征权力的饰物被小心取下。

当最后那顶金冠被摘下时,君昭临不自觉地长舒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