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脑海里,清晰地浮现出前任厂长谭振华那张固执而自负的脸。
谭振华是老技术员出身,一辈子都奉献给了轴承厂,他有他的骄傲。
让他去相信一个外面汽修厂出身的、比他儿子还年轻的小技术员,说他搞了一辈子的轴承技术遇到的问题,说那个年轻人有解决的方案?还能解决三田汽车都解决不了的问题?
不可能。
谭振华只会把那些资料当成废纸一样扔进垃圾桶,甚至还会把徐牧野当成是异想天开的骗子。
蒋振林心知肚明,徐牧野说的,是无法辩驳的事实。
他苦笑着摇了摇头,将手里的烟蒂摁灭在墙角的痰盂里。
“是我,想得简单了。”
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看向徐牧野的眼神,已经从最初的些许埋怨,变成了由衷的钦佩。
这个年轻人,不光有技术,更有算计人心的手段和深不可测的城府。
吃过午饭,下午又回到在纪国纲的办公室里,气氛重新热烈起来。
“小徐啊,这次你可是立了大功了!”
纪国纲亲自给徐牧野倒了杯水,搪瓷缸子碰到桌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你跟我说说,现在手里到底有多少订单?”
徐牧野接过水杯,温热的触感从指尖传来。
“五十六万件。”
他报出了一个数字。
“什么?”
纪国纲以为自己听错了。
“之前不是说三十二万件吗?”
“三田那边为了表达歉意,又追加了二十四万件的订单。”
徐牧野解释道。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下来。
马保三端着茶杯的手停在了半空中,周新语前倾的身体僵住了。
五十六万件!
这个数字,像一颗重磅炸弹,在每个人的心里炸开了花。
纪国纲的目光立刻转向了蒋振林。
“蒋厂长,这么大的订单,你们轴承厂,能不能保证生产任务?”
蒋振林的脸,一下子就垮了下来,比刚才抽烟的时候还要苦。
“纪书记,这……”
他叫起了苦。
“这根本不可能啊!”
“我们厂里现在所有的生产线,就算是全部开满,工人全都不睡觉,卯足了劲,一年最多也就生产十六万件。”
“这还是理想状态。”
“就算我豁出去了,让工人们三班倒,二十四小时连轴转,把设备磨损都算上,顶天了,也就生产个二十四万件。”
“这还得垫付大量的材料费,银行贷款的利息,工人的加班费……这可都是白花花的成本啊。”
纪国纲也知道这个情况。
他皱起了眉头。
“那就不能再搞几条生产线吗?”
“纪书记,今年肯定是难了。”
蒋振林一脸为难。
“现在已经是一月份了,就算立刻上报申请,等批文下来,再去订购设备,安装调试,培训工人……没个一年半载根本下不来。”
“想要在今年之内,把产能翻上好几倍,根本就不可能。”
纪国纲的目光,又一次落回到了徐牧野的身上。
办公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这个年轻人的身上。
既然他敢接下这么大的订单,就一定有他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