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前者,孙甫显自是没有意见,只是后者孙甫显有些发愁,他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去做,不然也不会在任多年,下面百姓还是如此贫困。
至于专门负责农业的官员,孙甫显也不是很乐观,要知道这官员之前读也都是圣贤书,考上官职之后才开始学习农业知识。
当然,也不排除有天赋的可能,只是若真有天资,也不至于在朝堂上毫无存在感。
要是能想出把办法来,早就能想出来了。
孙甫显本身也不擅长,不过在西华州上任之后了解了一些,不过也不算精通顶多算个半吊子,再加上负责农业同样是个半吊子的官员,哪怕从旁有老农协助,孙甫显还是没什么信心。
赵虞顿了顿接着说道:“让百姓不要局限于农田,赵国山林多,同样可以在山林里想想出路,养一些牲畜,如果有水塘也可以尝试养鱼虾,不说别的,食物总能多上一些,在某些时候可能是生存下去的救命稻草。”
对于农业上的事情,赵虞真的不是很懂,早知道有一天会用到,当初的她必然会去好好学习一番,也不至于这个时候只能提一些外行人的建议。
赵虞刚想叹口气,一抬头就看到了孙甫显发亮的眼睛,只能再次把张开的嘴给闭了回去,“孙副相,有什么问题吗?”
“有的。”孙甫显忙应了一声,“王上,山林中养牲畜真的可行吗?还有那水塘中养鱼虾,可以仔细说说吗?”
“山林中养牲畜自然可行,不少动物在山林中都生活的好好的,牲畜自然也可以,想来必然有聪明人能想到,或许你可以派人找一找,水塘养鱼虾其实只要细心观察,大胆实践,应该都是可以成功,具体的自行研究。”
“再说了,稻田里都能养鱼,水塘里就更不用说了。”
赵虞说完似是自言自语道:“赵国好些地方田地都不大,套种应该可以有更多的收获,也算是缓解了土地不够的问题。”
第142章
赵虞自言自语地说着, 一旁的孙甫显越听眼睛越亮。
王上真是整个赵国最聪明的人。
到他们手上有些发愁甚至有些束手无策的问题到了王上这好像都不算个事。
这个时候孙甫显也没一个劲在心中夸赞王上,只是‘稍稍’赞美了一番就打起精神来仔细听王上说的话。
只是记忆力终归有限,再加上这两年后过于舒适, 孙甫显的脑子明显不够用了。
当然了,孙甫显也怕自己这会记着,等回去之后就把这件事情忘到了脑后, 干脆就招呼一旁的随侍给自己拿了一套笔墨, 也不在乎有没有形象, 随便倚靠着就开始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