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没说过话。?幻~想/姬/ /免^费?阅/读/
但她心里很惶恐,尤其是坐在国公府里,便想起昔日姐姐待她的好。
姐姐死后,她却这样对待惜惜。
方才惜惜带瑞儿出来的时候,甚至都没叫瑞儿过来给她问安,她眸光看过来的时候是很温和的,可这温和与她看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
她仿佛不拿她当姨母看待了。
可那时候并非她这个当姨母的不想管她,实在是管不了,战北望和易昉那时候回来炙手可热,淮王府又从来不过问朝中之事,她无能为力啊。
而且,也不仅仅是她没管啊,燕王妃也没管,燕王妃甚至都没回京。
至于给澜儿添妆的事,她其实依旧觉得自己没有做错,澜儿大喜日子,她一个弃妇来添妆,有些晦气。
可谁能想到,她竟也不晦气,还能嫁给谢如墨。
只是这孩子,怎么就跟姨母计较上了呢?她那日也带着澜儿过来叙话,也解释清楚了,之前的事情就该一笔勾销才是啊。·兰`兰+文*学? *无+错_内\容!
第307章 说什么旧情呢
画展结束之后,皇上带着诸位大人欢天喜地地离开。
夫人们也纷纷告辞,经过今日,镇国公府在京城的地位大概是无法撼动了,就连皇上都亲自来,这面子给得是真够大。
淮王妃临走的时候,心有不甘,因为宋惜惜叫人给慧太妃送了画,她这个姨母却是一幅也没有。
因为方才买画的都是皇上或者朝中官员,王爷没来,她一个妇道人家也不好进去跟男人们抢。
只是,买不买是一回事,惜惜该送她一幅以表冰释前嫌。
可一直到离开,她都没有提,只是福身道了句,“姨母慢行。”
她勉强地笑了笑,“嗯,不必送了。”
与她一同走下石阶的是陈夫人,陈夫人素来是个心直口快的,见她空手而回,问了句,“王妃,怎么宋姑娘没给您送一幅?您是她的亲姨母啊。`p-i?n?g′f/a`n+w`x`w_.!c+o`m*”
淮王妃脸色顿时难看起来,陈夫人这才意识到自己失言,忙地福了身走在前头去了。
坐在马车上,淮王妃攥紧了手帕,心里极其的不悦,早知道今日便带着澜儿去参加慧太妃的宴席,然后再一同过来国公府,澜儿在的话,她定然会给一幅画。
如今自己落了笑柄,陈夫人是问出口的,许多人没问出口呢?大概心里都在说她这姨母做得不妥,当日和离时没有出面帮着宋惜惜。
可谁知道她的难处啊?
人人都道她是王妃,日子定然风光无限,可王爷胆怯,什么人都不敢得罪,连带着她这位王妃也跟着窝囊。
其实姐姐在世的时候,她很羡慕姐姐,姐姐家中的男儿个个顶天立地,虽然死在战场上,也算是千古留名了,有这份功劳在,起码能福荫三代。
只是最后姐姐满门被杀,也是始料未及的事。
都说是西京探子杀的,可万一西京探子还没死绝,她若前往打点,或者帮着宋惜惜,那西京探子盯上淮王府,那怎办?
人都是自私的,如果换做姐姐是她,大概也会袖手旁观。
心里越想越觉得委屈,回到府中便派人把澜郡主请了过来,抱着女儿哭了一场。
她抽泣着说:“她怎能如此轻慢我?再怎么说我也是她的姨母,我真能要她的画吗?但她提都不提,问都不问,这未免太伤我的心了,她小时候我还总是带着她抱着她,那会儿不记得事,长大了自然不知道姨母曾对她好过的。”
“今日你是没在场不知道,她们看我的眼光,就像是看笑话似的,我这辈子活得就像是一个笑话,分明是王妃,却连个四品官员的家眷都不如,衣食住行样样都不许高调,连你出嫁的嫁妆也只有区区的三十六台,你父王窝囊,连带着你表姐也瞧不起我。”
澜儿进屋之前就听侍女说了前因后果,心里已经有数,所以母妃这一顿哭诉,她并不认同。
她严肃地道:“母妃,宋家出事的时候,您既然选择避而远之,那么如今宋家富贵了,您也别想着沾一星半点的好处,而且表姐根本没有怪过您当初没出手帮她,只是她给我添妆的时候,您嫌她晦气,再说,姨母不在了,您和表姐也没多少情分,她早早便去了梅山,回来也是找我玩儿,您连顿饭都没留过她,如今说什么旧情呢?”
第308章 他待你不好吧
淮王妃被女儿说得哑口无言,半晌,才想起拖了燕王妃下水为自己脱罪,“燕王妃是她的表姨,当初还是她做媒的,怎不见她回来?可见不止是母亲凉薄,是人人皆是如此。”、
澜郡主唉了一声,“婶母是什么情况,您也不是不知道,她拖着病躯,想来也没法子来啊,而且燕王府她也做不得主的,都是侧妃掌家,几乎就等同把她软禁了。”
淮王妃叹了一句,“那算了,以后你表姐这边,我就不来往了,你与她来往就好,真断绝了关系也不行,毕竟她以后是北冥王妃,你别看母妃与她都是王妃,可那真不一样,你父王碌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