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探子探得的消息,当时有伊力城的百姓看到这一幕,深受感动,偷偷地在这里给他立下了无字碑,以免被沙国人看到,会把无字碑摧毁,年节的时候,有百姓自发过来拜祭。′m¨z!j+g?y¢n′y,.?c*o′m`”
他从马背上取出一壶酒,递给宋惜惜,“去吧,给你父亲祭奠一杯,告诉她,你已经成为很出色的武将。”
宋惜惜擦去泪水,接过酒壶,牵着闪电一步步走下了山岗,来到无字碑的面前。
她跪下,把酒倒在地上,未语泪先流。
她可以想象那种情形,上过战场,才知道这样苦苦支撑有多难。
没有退路,也没有继续打下去的能力了,在他面前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死死切断敌军的供给,等待朝廷援兵。
她哭的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一声父亲在嗓子里,却迟迟发不出声音来。
连哭声都是极尽压抑的,她不敢放肆痛哭。
谢如墨站在小山岗上没有下去,攻城的第一晚,他便来祭拜过了。/x·1·9?9-t^x′t+.+c,o_m¨
选择带宋惜惜来,是他觉得宋惜惜确实是很出色的武将苗子,假以时日,她不会逊色于她的父亲。
一直以为,她在万宗门习武,最终也会走上战场,成为商国第一位女将。
但是她选择了嫁人,嫁给了战北望,以她的谋虑与英勇,也可以襄助战北望成为名将。
战北望能娶到她,是那小子三生修来的福分。
在出征南疆战场之前的每一年,他都会去万宗门拜见宗主,也可以见到那个鲜活的少女在练舞,她脸上永远是纯真无邪热烈恣意的笑容。
可现在,他没有再看到那种笑容,只看到她极度的隐忍。
她父兄的牺牲,对她打击很大。
只是他不明白的是,她父兄既是牺牲在南疆战场上,作为自小习武的她,难道不该上战场为父兄复仇吗?怎么会选择嫁人了?
那鲜活恣意的少女,最是不缺的便是骨气,可她现在连哭都没有哭出声来,仿佛隐忍已经成为了她的习惯。*9-5+x\i\a`o,s-h-u\o·.¢c-o\m~
除了父兄的牺牲,她到底还经历过什么?
战北望那厮待她不好?
想到这里,谢如墨眸色顿时冰冷下来。
谢如墨攻下伊力城之后,已经立刻上奏,捷报是军情,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的,所以伊力城拿下之后,不出三天捷报便已经抵达了京城,送到了皇帝的手中。
第80章 皇帝后悔啊
肃清帝自从收到第一封军情奏本,便激动得浑身热血沸腾。
宋惜惜,宋惜惜,宋怀安之女,镇国公府嫡女,想不到她竟是如此的出色,比起易昉有过之无不及。
等再收到攻下伊力城的捷报,他一拍桌子,狂喜大笑,“好,好,将门无弱女。”
他立刻传丞相以及兵部尚书,把捷报给他们看,穆丞相激动的热泪盈眶,“伊力城收复了,宋惜惜居功至伟,她攻下粮仓,守住了粮仓,我们可以减少补给,这给我们商国省下了多少粮食银钱啊,宋兄啊,你在天之灵可看见了?你的女儿,真是了不起,不负宋家之威名啊。”
兵部尚书李德槐也是激动得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我商国前有宋怀安,后有北冥王,如今更有宋惜惜,我朝年轻的武将,眼前所见便有两人称得上名将,总算新旧交替成功了。”
肃清帝难掩眼底的狂喜,“最重要的是,南疆只剩下西蒙一城,只要攻下西蒙,沙国再无反攻之力,沙国一旦退出,西京有何理由再滞留南疆战场?除非西京想与我们在成凌关再打一仗。”
穆丞相老泪纵横,“南疆即将要收回来了,老臣有生之年能见到南疆回归,死也瞑目了。”
李德槐跪下,恭维道:“陛下,这都是陛下用人有方,您知人善用,先派宋惜惜前往南疆,助北冥王攻下伊力城,且拿到这么多粮食与军需,臣甚至怀疑,西京人这一次到南疆战场去,是给我们送军需粮食的。”
宋惜惜自然不是皇上派去的,但是这里必须要提到是皇上暗中派出,这才彰显陛下有先见之明。
肃清帝哈哈大笑,“爱卿言之有理啊,他们解决了我们输送粮食的艰难,这大冬日到处暴雪冰封,军粮送往南疆实在困难至极,如今有了伊力城的粮仓,可确保攻下西蒙之前,我们的将士能吃饱,能穿暖,便能打胜仗。”
肃清帝心里头实在是高兴,他在位的时候收回南疆,是他最了不起的政绩,来日史书工笔,他也是最闪耀的皇帝之一。
只是这份狂喜越浓,他便越觉得有些懊悔,当初宋惜惜进宫禀报的时候,他说了那样的重话去伤她的心。
对宋家,他始终有所亏欠,因为当初宋怀安在战场上遇险,他没有及时增派援军,使得他们父子七人战死沙场。
这份亏欠他以为通过追封宋怀安为镇国公可以弥补,但如今宋家女再建功立业,延续宋家人对商国的忠义。
他心里轻轻叹息,当初赐婚战北望与易昉,错了。
他下令兵部尚书李德槐,“传朕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