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大哥入狱,其余人基本都挨了板子,正把薛元娘一家子吓得够呛,寻了柳氏想要打听薛元娘的住处,她们是想举家去寻薛元娘的。
至少有薛元娘在,还能给她们跑动一二。
柳氏哪肯让他们去,面都没出,警告她们再闹,往后的银子自己去找薛元娘要。她的码头建得好好的,贾政刚来不久,就要歇一会儿,传出去便是银子周转不过来。
事情报到贾政耳中,贾政一问,可能要耽误很长时间,说不好会拖到几年之后,他这政绩就白白要送给下一任的县令,这如何使得,便做主可以提供银子,他也不吃亏,要加入进去,到时候一起管辖。
一两千两银子可不够看,没得办法,便向家中讨要。
柳氏也没完全指望他,装着样子去找本地的乡绅,各家都得了提点,荣国府金银不缺,他们何必多费这个银子,码头建起来,总是能分到一杯羹的,倒不如在码头旁边多建几个商铺。
这些个商铺建造的权利,张县令在的时候就已经批准过的。
张县令是临时被撤换的,积压了那么多案子,又批准了很多东西,带着满满的银子,在贾政到了后,迅速离开,没有半点停留。
贾政原以为会有一点交接上的问题,结果什么都没有,府衙内的库银和粮仓都还在,这些东西都是摆在明面上的,张县令不敢动的。
交接明白后,人安心上路,剩下的烂摊子都是贾政的。贾政要名声不要银子,又不懂庶务,身边连个明事理的幕僚都没有,口袋里还全是银子。
码头那边开始动工,各处都开始哭银子,贡院要翻修、街道要修补,还有善堂要请人,一桩桩都要银子,府衙的银子不凑手,旁人送来的又不敢接,暗自伤感着。
却又听闻狱中出了大事,人竟然在里头被其他犯人打残了,狱头也没当回事,真正发现人快不行的时候,再去请大夫,腿是完全保不住的。
好不容易留了条命,才敢往贾政那儿报,一听打残的是薛元娘的大哥,就在牢里关三个月就能放出去的人,竟然在里面出了大事。
仔细一查,才发现是那对柔弱的母女干的事,几两银子,就能让薛大哥在里面受尽折磨,据说等他出来,还有好看的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