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仔细回想贾赦的过去,宁荣二府最初的继承人绝对是贾敬贾赦,贾赦的名号几乎跟贾代善持平,走得就是武勋路线。
因着跟岳母关系不睦,四岁被他祖母送进宫做伴读,太子那会儿快成年,在上书房待不到两年,十日才休憩一日,贾赦在东宫长大,住了十几年。
年级最大的前三位皇子很快脱离上书房,陛下作为四皇子,却迟迟未入朝堂。
上书房内陛下最年长,带了近五六年的弟弟们,那时陛下友爱手足喜好诗书的名声,就这么传开来的。
忠顺亲王和贾赦可都归他管,上书房脾气最冲最调皮捣蛋的两个人,前程早已安排好,不需要多好的名声。
贾赦和忠顺亲王能听陛下的,听说是因为能被带着出宫游玩,没有成年兄长带着,成年之前都不许离开皇宫。
当时就很奇怪,为何贾赦如此不顾忌体面?忠顺亲王也从不跟贾琏来往。
嘶!
不对劲,很不对劲!贾赦那厮不会是在保贾琏吧!
准备等他死后,不,可能是在等勋贵全部折戟沉沙之后,让贾琏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这样一来,贾琏的确容易养大,不会半途夭折,跟勋贵们感情不深,攀关系都攀不上,贾琏这些年的白眼没少受!
呵~
贾赦你个大尾巴狼,装得挺像,把自己搭进去唱戏呢。
就这么眼睁睁看着所有人家破人亡?荣国府的家风都差什么样了?
他考上科举那会儿,勋贵们家风还不错,不至于到如今男盗女娼的程度,名声也不至于差到文臣不屑一顾的程度。
他迎娶贾敏之事,没人说他巴结勋贵,污了自己清誉,敏儿在京中也是有名的才女,换做现在,敢跟勋贵靠得近的,基本走不通文臣之路。
就算是他,世代清流,如今同窗好友们都鲜少往来。
江南吹嘘的护官符,把金陵四大家吹得高高在上,什么烂事脏活都拿人银子替旁人消灾,百姓人尽皆知他们不在乎人命。
林如海拿起帕子,擦掉脑门上的冷汗,差一点,黛玉也成了待宰的羔羊,王家根本不容许他跟甄家对着干!
细数剩下的勋贵实力,竟然只剩下江南甄家、京畿大营的王子腾和南安王水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