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京城寻宝记 > 第75章 峯云玄机

第75章 峯云玄机

大峰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水墨画。^墈?书`屋¨小^说^王¢ ¨首!发_我们三人跟着小林,沿着陡峭的石阶向山顶的峯云观攀登。石阶上长满青苔,湿滑难行,老张不得不时不时拉我一把。

"这峯云观什么来头?"我喘着气问。

小林抹了把汗:"始建于北魏,是山东最古老的道观之一。玄真道长今年九十多岁了,对济北国的历史研究极深。"

老邻居突然停下脚步,指着石阶旁一块突出的岩石:"看这刻痕!像是人工开凿的引水渠。"

小林点点头:"专家考证过,大峰山上有汉代采矿遗迹。济北王刘宽在位时,这里盛产铜和玉。"

转过一道山梁,眼前豁然开朗——一座古朴的道观依山而建,青瓦白墙,飞檐翘角,门楣上"峯云观"三个大字苍劲有力。

观内清幽异常,古柏参天,香炉中青烟袅袅。一位小道童正在扫地,见我们进来,放下扫把行礼。

"师父已在静室等候多时,"小道童声音清脆,"请随我来。"

静室在后院,窗外一株老梅,室内陈设简朴,唯有一张古琴和满架书籍显示主人不凡。玄真道长白发如雪,面容清癯,双目却炯炯有神,正盘坐在蒲团上品茶。

"来了?"老人声音浑厚,丝毫不见老态,"坐吧,尝尝这大峰山的野茶。"

我们恭敬地行礼落座。茶汤金黄,入口微苦回甘,带着山野特有的清香。¨c?n_x.i!u?b¨a¢o+.\n¨e!t.

小林开门见山:"道长,这几位朋友发现了孝堂山与济北国的联系..."

玄真道长抬手打断:"莫急。先说说你们找到了什么。"

我们依次展示了孝堂山地图、卢城洼砖石拓片和马老的手抄本。道长仔细查看每一样物品,当看到地图上的九宫标记时,眉头微微一动。

"刘宽此人,"道长放下茶杯,"史书记载他因诅咒皇帝自杀,但民间另有说法。"

他起身从书架上取下一本古旧的手抄本,翻开其中一页:"据峯云观历代口传,刘宽实为诈死。他早得密报将被问罪,便暗中将府库珍宝转移,假称自尽,实则隐姓埋名去了江南。"

老邻居眼睛一亮:"所以孝堂山的宝藏..."

"不错,"道长点头,"正是刘宽转移的部分宫廷珍宝。他与我观祖师交好,曾留下线索,以待他日取回。不想这一等,就是两千年。"

道长又从怀中取出一个锦囊,倒出一枚青铜符牌,上刻北斗七星图案,背面是"天师符"三个篆字。

"这是祖传的'天师符',与孝堂山地图本是一套。"道长将符牌放在地图上,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符牌上的七星与地图某些标记完美重合,形成一个新的图案!

"北斗指向生门,"道长指着新出现的标记,"这才是真正的藏宝处,在孝堂山西北侧的一处天然洞穴。/山?芭·看^书\罔_ _埂′鑫~罪?全-"

我们激动不已,正想追问详情,观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和打砸声。小道童慌张跑进来:

"师父,不好了!一伙歹人闯进观里,说要找几个外地人!"

玄真道长神色一凛:"孟广财?来得真快。"他迅速收起符牌和地图,"跟我来。"

道长推开静室后的一扇暗门,露出向下的石阶:"此密道通往后山。小林,你带他们先走,我来断后。"

老张却站着不动:"道长,您年事已高,怎能..."

道长突然挺直腰板,眼中精光暴射:"老道虽九十有三,但自幼习武,等闲三五人近不得身!快走!"

我们刚钻进密道,就听见静室门被踹开,孟广财粗犷的声音响起:"老不死的,把那几个外地人交出来!"

"福生无量天尊,"道长声音平静,"施主擅闯道观,已犯天条。若再出言不逊..."

"少废话!"孟广财怒吼,"给我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