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当真?”
祖大寿郑重点头。/优?品′小¢说.网_ \更?新?最*全·
孙承宗深吸几口气,平复自己的心情,而后对袁文弼说:“文弼,若建虏对我军抢筑大凌河城无动于衷呢?”
袁文弼笑着摇头,肯定地说:“不会的,建虏这十多年间,对明军胜多败少,如今只有关宁军是他们的心腹大患,我相信皇太极不会放任关宁军做大。
再说大凌河城以北一马平川,几乎无险可守,且距奉天城只有四百余里,倘若我关宁军一旦壮大,便会出大凌河一路推至奉天城下。”
孙承宗闻言点了点头,抚须笑道:“文弼果真大才,三言两语便说出了,我之所以同意陛下出兵大凌河的想法。”
“此战乃是关乎大明命运的决战,万不可大意,兵法有云:以正和,以奇胜!
下官斗胆求孙督师,万不可将关宁军主力,投入到抢筑大凌河城的行动之中。”
孙承宗听袁文弼情真意切地再三恳求,心中原本的想法有了些许动摇。
“贤侄所言也有道理,伯父再考虑一二。东江军务也极为重要,你还是快些回安东,日后东江军和关宁军形成夹击之势,一起平定建虏。”
袁文弼依旧忧心忡忡,他也知道仅凭自己的三言两语,根本无法说服成名已久的孙承宗。!d,a′k!a~i\t?a~.\c-o?m¨他只希望他的到来,能让关宁军少损失一些。毕竟他所知的历史,关宁军主力在大凌河一战尽失,从此大明便失去了最后可与后金野战的实力!
“既然如此下官这便返回安东。”
说完,袁文弼向孙承宗躬身一揖,而后转身就走。
祖大寿歉意地向孙承宗行礼,赶忙追了上去,出了孙承宗居所后,祖大寿开口道,“文弼,孙督师天纵之才,想来必会理解你的想法。”
“唉,说句有私心的话,我既然是秀容的夫君,那么祖家便是我的家人,我不想祖家实力在此大战中损耗严重......”袁文弼叹了口气,低声说。
祖大寿闻言,眼睛一转,已然明白了自己女婿的想法,笑着说:“那是自然,如今只有自己手里有兵、有粮、有地盘说话才硬气。”
袁文弼点了点头,“岳父大人,我与秀容暂住一晚,明天一早我们便返回安东,记住我说的话,万不可亲自带兵去大凌河。”
祖大寿郑重地点头答应。
正在袁文弼乘船返回安东城之时,辽东盛京奉天城,后金皇宫,大议政殿中。
后金皇帝皇太极,面色有些难看,对殿中的八旗贵胄,冷声说:“去年冬天,宽甸整个甲喇被明军全灭,百姓被掠走数万。^b-i!x′i+a.6*6!6-.¨c,o+m!如今和硕贝勒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为雪前耻,出兵辽阳直奔金州的旅顺城。
昨天有锦州城内的密谍传来紧急军情,听说关宁军主力有调动迹象,似乎要进兵大凌河。你们说说和硕贝勒不在,就下来我们该当如何?”
正在此时,一位二十岁上下,身姿挺拔,神情坚毅的男子,分开众人,单膝跪地向皇太极恭敬行礼,“皇兄,臣弟以为,明军若是攻占大凌河,于我大金大为不利!需要及时派兵阻止。”
“多尔衮,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多尔衮高声道:“明军擅守城,我八旗甲兵却不善攻城,我以为应当放明军至大凌河,趁其修筑城寨之时,派出我八旗铁骑,将其包围,明军注重火炮火铳等火器,行军速度很慢,想来必然无法突围。
我们只需在野外击败大明的援军即可,待到大凌河的明军粮食断绝,必会投降!”
皇太极闻言面色缓和了许多,赞许地说:“十四弟聪明绝伦,就依照他所言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