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弼又说:“既然您到了这铁山城,我还想尽快动工建立一家专门生产武器装备的火器兵工厂,劳烦您兼任厂长,为天下万民铸造先进的火器。”
孙元化脸上笑着更浓,说道:“如此甚好,我还想验证一下,你书中提到的‘颗粒火药’,‘定装弹药’,‘后膛枪炮’等闻所未闻的技术是否可行!”
“那便说定了!”
“袁丹心,组织民夫工匠两千人,全力支持孙大人筹建胜利兵工厂,所有钱粮物资优先供给!”
袁文弼说完,袁丹心行礼领命而去。
崇祯四年五月,朝鲜半岛西北的海滨小城铁山城,又一座庞大工厂拔地而起。
袁文弼和孙元化并肩站在胜利兵工厂的实验场上,有些发愣地看着不远处弥漫的硝烟。
“失败了!后装弹药的火炮,对于炼铁技术的要求太高了!”孙元化有些低落地说。
“怕什么?这才一个多月,能造出可以实验的火炮,已经是天大的进步了!只要我们能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以后一定会成功的。”袁文弼出言安慰道。
孙元化点了点头,“文弼,你提出的定装弹药确实是一大重要突破。
现在我们生产的颗粒火药,配合定装弹药,已经将火铳的射击速度提高了近两倍。
燧发枪的实验型,这几天就能造好了!”
袁文弼满怀希望地看向辽东,低声自语:“皇太极,相信不久的将来,你那天下无敌的八旗铁骑,会在我手下的硝烟中瑟瑟发抖!”
正在此时,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一队骑士极速奔向袁文弼。
袁文弼眉头紧锁,只见一道纤细的倩影,翻身下马,快步来到袁文弼身前。
“秀容,你怎么亲自来了?”
祖秀容吞了口口水,低声说:“文弼,我爹有急信传来!”
袁文弼面色一变,“有什么事儿?”
“一个月前,朝廷调关宁军曹文诏所部,到西北平定民乱!
半月前,孙承宗孙督师接到圣旨,要求父亲带兵北上,重修大凌河城!给建虏施加压力,以防建虏犯边!
父亲来信询问你,接下来该当如何应对。”
袁文弼眉头紧锁,心道:该来的还是来了,看来我还没太大程度影响历史进程。
念及此处,袁文弼转身对孙元化说道:“伯父,辽西大战在即,这里暂时交给您了!”
随后对身侧的袁丹心说道:“调集兵工厂刚生产的火器,运往安东,让东江第一军尽快换装。
派人令尚可喜调集粮草,运往安东,整军备战,防止朝鲜反击!”
“秀容,我们返回安东,我做好安排后,我亲自去一趟辽西,见一见岳父大人!”
祖秀容点了点头,跟在袁文弼身后翻身上马,急急奔往安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