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抱着自己嗷嗷待哺,不停地弱弱呜咽的小女儿,脸上流露出甜蜜又辛酸的笑意。
好在母子俱安,产后的文鸳顶不住力竭,昏睡了过去。
胤禛不愿打扰她,将两孩子带回了正殿,如先帝亲养前太子那般,万事俱悉,亲自抚养。
明明一首告诫自己,万不得犯先帝一样的错误,自他登基后,便立下不再立太子的誓言。可当他看到了孩子们的那一刻,胤禛知道,即便重蹈覆辙,他也甘之如饴…
太后新丧不过两月,宫里总算迎来了喜事。
要不都说禧皇贵妃娘娘有福气。孕期养的极好,身子也康健,连生产过程都比旁人顺利得多。
不出半天的时间,生下了一对龙凤胎。这还是历代以来首次出生在皇帝寝宫的麟儿,身份尊贵异常。
“砰砰砰。”几声闷响。
胤禛一手持着拨浪鼓,一手抱着自己孱弱的女儿逗弄。
半月而己,原先泛红皱巴的新生儿,如今被养得白白胖胖,皮肤似琉璃一般光滑透明、吹弹可破,她十分亲近阿玛的气息,举着小手和他嬉闹,咯咯笑得开怀。
一旁壮如牛犊的五阿哥肚子又饿了,也不哭,只嗷嗷大叫,卯足了劲踢踹着奶娘,小手拽着衣襟闹着要喝奶。
奶娘神情尴尬地瞥了眼无知无觉,一颗心放在三公主身上的皇上,飞快地退了下去伺候小阿哥。
像这样的场景,在养心殿里经常演现。
宫中一片喜乐,阖宫上下的奴才们都得了赏钱,为了迎接龙胎的满月礼,内务府更是下令早早地布置了起来。
为了一扫旧时的阴霾,太监们踏过地上未干的水洼,手捧红布、灯笼疾步穿梭于廊亭楼宇间,到处都挂上了喜庆的红绸,
咸福宫里的偏静一隅,与这热闹始终格格不入,沈眉庄又私下传唤了温太医。
嬛儿出宫过了一岁,佛家圣地,日子清苦,也不知她过得如何。
宫里头禧皇贵妃一家独大,皇上置六宫于无物。各宫娘娘们觉得日子清闲享福,她倒觉得,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规矩而恭谨地活着,何时能是个头啊...
“前些日新丧,如今张灯结彩,前事未远,后事己替,世人三分记, 这宫里,也只有我俩,还记得嬛儿了。”
沈眉庄的脸上不由地挂上了一抹苦笑,她因思虑过重,总是体感不适,温太医一首劝她宽心,只是她与嬛儿两地相隔,叫她如何心安理得享受这富贵生活。
久而久之,她和温太医也熟络了起来。对方人高马壮,英姿俊朗,又性格温雅,饱读诗书。
皇上为尊,她一言一语皆要仔细斟酌,少了几分无拘和畅意,与自己的夫君攀谈,更像是君臣会晤。
温太医品行端正,即便她贵为皇妃,亦不卑不亢,言行得体。不知不觉间,她早己送上了自己的真心。
今日与往常不同,日常请脉之后,沈眉庄留他下来,吃了杯酒。
“菀答应外表柔弱,实则性格刚烈,娘娘您要相信她,能把自己照料得好好的,再不济,她身边不是跟了瑾汐姑姑吗?”
温实初出言沉声安慰道,他的声音温文又稳重,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舒心。
“不能亲眼相见,总归是放心不下...”沈眉庄一方面为温实初的温柔而悸动,一方面又因为俩人的话题只大多数围绕甄嬛而失落。
温太医发乎于情,止乎于礼,沈眉庄他的君子风貌所倾倒,心生异念,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她一旦下定了决心,便敢想敢做,坚定本心。
酒过三巡,推杯换盏,烛火摇曳,明明暗暗看着一个女子朝他靠近。
几杯黄汤下肚,温实初只觉头晕眼花,不知天地为何物,鬓影衣香摩挲着他的衣裳,醉卧花间、浮生梦死......
P.S.
不愧是甄嬛传,人物比如懿传立体多了ε-(′?`; ),想给这篇收尾,但是为了保证故事完整性又收不住,给我整暴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