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将军死了,公孙将军死了,此刻军中地位最高的正是临时被加官的崔浩。.天_禧^小~说!网′ ^追-最,新?章*节`</p>
若不是此刻局势危急,他们是真的很想说,崔浩这年轻人没到担负重任的地步,也难怪在决策军机的时候比不上对面。</p>
可偏偏他们现在只能听他的。</p>
崔浩怎会看不出他们心中所想,但也只能死死地咬着牙关,让自己保持着清醒。</p>
一切都发生得太快了。但凡应朝援军能晚来一些,今日的结果都会是洛阳守将被引入陷阱中杀死,洛阳士气大减,宫城被他们攻破。</p>
奈何棋差一招,让援兵先到,所有的结果就都变了!</p>
退出洛阳,甚至是直接越过黄河,回到北岸去,好像是对他来说最好的选择,但别忘了,孟津能被列为洛阳八关之一,可不仅仅是因为它是北面重要渡口,也因为敌军不易泅渡抵达此地!</p>
倘若放弃了这处关隘,退回河东去,先前一番谋划所做出的努力,可就全都白费了。</p>
“报——”</p>
崔浩还没纠结出个结果,便忽有一骑自前方的战场飞奔向他。</p>
那仓皇逃来的士卒语不成声:“应军……应军又增兵了!”</p>
昨夜抵达的援军确如崔浩所说的那样,完全是依靠着杀对了地方,才让人觉得人数不少,到了天明之后就已见了分晓。</p>
可架不住鲜卑士卒损兵折将,完全乱了分寸,就算发现了这个事实,也难以造成什么有效的还击。</p>
现在崔浩统兵整顿,虽做不到如刘裕一般在黄河前结阵以待,总能靠着破釜沉舟的决定稳住阵地。</p>
这条突如其来的消息却打碎了他这条去路。</p>
“增兵了……”</p>
再结合昨夜军中呼喊的口号,他不得不做一个最坏的打算!</p>
“即刻渡河,烧毁岸边剩下的船只,我们撤回河东去!”崔浩匆匆下达了命令。+秒-章_节`小~说/网. ,更/新`最\快?</p>
“崔先生——”</p>
崔浩厉声:“别说了,再不走,就真要全军覆没了。”</p>
拓跋圭能延后登基计划,从平城南下坐镇晋城,等待他们这边的消息,那位永安陛下应当也有魄力,亲自向前线压境。</p>
倘若那句大应陛下已到的口号,不只是为了振奋士气而已,那麽她很有可能已经到了。</p>
不是停留在荆州,而是自己亲自来到了洛阳。</p>
真是如此的话,这一次的增兵,就不是简单的三五千人,而会是一场重兵压境。</p>
他们只能先走为上。</p>
“兵马暂驻河东,将此地的情况全部传讯陛下,由陛下做个抉择!”</p>
崔浩极力克制着自己直冲天灵的沮丧和挫败,坐上了北渡黄河的战船,也立刻手书一封,将此地的败绩向着北方送出,用最快的速度送抵晋城。</p>
说不清是在逃命还是在求助救火,这匹送信的快马跑得格外快。</p>
就像另一头,也有一匹快马,将一份战报送到了姚兴的面前。</p>
在这战报之上写道,虽不知洛阳战况如何,但羌兵已先后拿下了伊阙关与函谷关。</p>
一面可以拦阻应朝向洛阳方向的增兵支持。</p>
一面则可以接应姚兴等人进入洛阳。</p>
姚兴大喜过望:“这位崔先生真是个能人!”</p>
伊阙关能不能守住,于他而言没那麽重要,函谷关在手,便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p>
这意味着,他确实可以如崔浩所说,不必将过多的人力消耗在进攻弘农诸城上,而是可以直接绕过此地继续前进。</p>
因为,他已完全不必担心会被困在关下,遭到从洛阳和弘农两面的夹击!</p>
更妙的是,他的这些部众早已在这半月有余的时间里休整完毕,正等着向东进攻的号令!</p>
此时不走,还待何时。′4`2`k*a^n_s,h?u?.¨c/o+m/</p>
姚兴一把握住了手边的佩剑,意气风发地开口:“传令各部,发兵!”</p>
……</p>
弘农太守睁着一双满是血丝的眼睛,听到下属的奏报,还木楞在了原地须臾,方才忽然反应过来了那话中的意思,匆匆奔上了城头。</p>
他向着城下看去,只见下方沉寂已久的秦国兵马重新有了动作,让他顿时将一口气提到了嗓子眼。</p>
可诡异的是,这些再度动起来的人不是朝着他所在的城池袭来,要来攻城的,而是直接向着东面拔营起行,仿佛已全然将他当作了一团空气。</p>
不对……这不对啊!</p>
他正在疑惑之间,忽见一行轻骑行到了城下,举着盾牌朝着城上喝道:“秦王让我等转告陶太守,前方函谷关已易主,待洛阳事毕,再回来取你性命!陶太守若要早些寻死,不妨试试,能否自后方发起攻势。”</p>
“我们走。”</p>
这一行人丢下了一串炸雷便走,根本没给城头反击的机会。</p>
下一刻,多日只吃少许粥饭的陶促更是直接一个腿软,坐倒在了城头。</p>
什么叫函谷关已然易主?</p>
以秦军的表现来看,洛阳被攻破,已成事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