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千山锈色 > 第22章完

第22章完

孟玚在之后的岁月里无数次地想起被惊马撞倒的那一天。?比¢奇`中\文.网_ !更/新-最_快~他这人从来谨慎,凡事都习惯多想几步,确认结局才敢开始——赶考是这样,对孙荞也是这样。每每在梦中撞入这桩往事,就像被人狠狠揪住头发,痛得清醒:如果他没有伤腿,如果他按照原本的计划出发,那他和孙荞都不会陷入虎骨村的灭门大案。</p>

孟玚伤腿后歇了两日,仍坚持去赴考。孙荞自告奋勇护送他,父母劝阻不了,只得由她去了。于是孙荞赶车,孟玚舒服坐在马车里,一路经过的村镇都还沉浸在新岁的欢腾中,十分热闹。孙荞的话比以往多,孟玚的话也比以往多,像火碰上了火,渐渐热烈。一路奔波,经过江峰时他们遇上了罕见的盛春大雪。雪一口气下了四日,山路全被掩埋,难以通行。两人不得不在附近的虎骨村逗留。</p>

虎骨村孟玚是第一次来,孙荞却已经轻车熟路:她背上的龙渊长刀,正是虎骨村龙家的人亲手打造。</p>

龙渊长刀是孙荞父母赠她的生辰礼物,据说为了这把刀,夫妇俩人苦苦缠着龙家,不仅喝光了龙家的酒,赢够了龙家的人,连龙家的狗儿都被他们驯服,从不吠叫,乖乖任摸。</p>

龙家把铸武器当作一门生意来做,这在讲求本心和宗旨的江湖看来,十足异类。虽然常被非议包围,但龙家的武器打得最好,服务又尤其周到:只要是售出的武器,即便损了断了,无论何时送回来,一定修补得原模原样。如此这般,即便龙家的东西卖得比其余人贵二三倍,也仍旧门庭若市。</p>

“龙渊”是龙家当家人打了三年的一把好刀。花足两年,从天涯海角搜罗材料、训练弟子,炼刀时一十二个弟子拉风箱,一十二个弟子灌铁浆,又有一十二个弟子举锤锻打……虽然龙家是断没有这么多壮硕弟子,但传说有板有眼,信者众多。“龙渊”还未出世,已经声名远播。</p>

求刀的不止孙氏夫妇,没人说得清楚他们为何胜出。最广为传播的说法是:只有孙氏夫妇披雪在龙家门外站了三日三夜,诚心可鉴。</p>

这故事孟玚也听过。他向孙荞求证时,孙荞正用龙渊砸核桃吃。“我也不知道。”孙荞边吃边说,“总之我开始认真练武时,还没龙渊刀高,爹娘如何获得的,从不跟我细说。”</p>

但有一件事是确凿无疑的:此前跟龙家关系平平的孙家,在龙渊易主之后,成了龙家的座上宾。孙荞从小便跟着爹娘四处游历,自然也常常到龙家来。龙家的锻铁技艺传子不传女,偏偏当家娶了三个老婆,共得五位千金。孙荞与这五位千金常一起玩闹,老觉得她们长相声音都太过相似,她压根儿分不清。</p>

和孟玚被困虎骨村那年,大姐与二姐都已招婿成婚,龙家热闹非凡。孙荞一出现便成了五姐妹的中心人物,连带孟玚也被揶揄得面红耳赤。</p>

山路至少要五日后才通,孟玚掐指一算,还能赶上春试,顿时心宽起来。孙荞给他介绍五个姐妹,孟玚听得晕晕乎乎:除了大姐和二姐都作妇人打扮,其余三个妹妹故意穿相似的衣裳、作相似的装扮,除了高矮不同,几乎都是同一张脸。</p>

孟玚也分不清,笼统地全都以“龙家妹妹”称呼。</p>

他和孙荞在龙家度过了一个热闹非凡的夜晚,直到次日,他被官兵和村人从床上拎起。他一生中从未闻过如此强烈的血气,多年后捧着案卷,仍让他有种呕吐的迫切。</p>

案卷把龙家惨案的过程记得很清楚:</p>

正月十五,恰是元宵,邻居察觉龙家毫无过节气氛,拍门也不见有人应,起了疑心,命儿子翻墙去看。′p,a¨o¨p^a?o¨z*w~w_.-c/o,m+那孩子落地时踩在一片结了冰的血泊里,滑倒后高声惨叫。</p>

龙家院子里横七竖八,躺的全是人。胳膊和腿分离的,脖子和脑袋分离的,还有一些碎得淋漓,瘫成一堆。</p>

村人强行撞开龙家大门,发现门后是龙家的几位女眷。她们脖子上全是是深深刀痕,几个人的尸体古怪地叠放在一块儿,一个垒着一个,堵住了大门。</p>

穿过横尸的院子,正厅中又是几条尸体,面目都被砍得稀碎,只能靠衣着和身材分辨。胆大的村人继续往里走,龙家的锻造坊建在后院,里头永远热腾腾的,充满了人的气息和声音。但那日静得可怕,龙氏夫妇和最小的女儿倒伏在坊中,尸身支离破碎。</p>

村人翻过雪路,从江峰请来官兵。官兵冲入孟玚房间,发现他竟然安然无恙,房中弥漫着迷药的气味。他们只找到孟玚,但始终没见到孙荞。孟玚也不知道孙荞去了哪儿,孙荞和龙家的小女儿龙应意住在一块儿,而龙应意的房间和其他厢房一样,凌乱不堪,被人粗暴地翻检过。</p>

案发的第二日,孙荞才回到龙家。</p>

她从山里徒步走回来,一身风雪,面上冻得全是冰碴。官兵迅速擒拿了她。孙荞被他们拖着走入龙家,看到门后的一摞尸体,顿时站定。</p>

孟玚记得孙荞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好友们的脖子上,刀痕宛然而可怖。</p>

“我的刀不见了。”她声音嘶哑,很低很低地跟擦肩而过的孟玚说。</p>

官兵把她拖到后院,掐着她的下巴,让她抬起头。</p>

龙家铸造坊上方悬挂的“如龙入火”牌匾中央,正钉着只属于孙荞的龙渊长刀。</p>

</p>

</p>

第39章 诱虎05</p>

孟玚记得出事前一天晚上,龙家人设宴接待他们,一桌人满满当当、热热闹闹。吃到一半,当家龙猛接过孙荞的龙渊刀,仔细检查后让孙荞提刀到练武场里,两人较量了一番。孟玚看来二人不分胜负,且孙荞比龙猛更显得轻松。之后两人交换武器,又斗了一会儿。</p>

比试时,所有人都挤在廊下看。这一家人都是好武之人——他们铸刀铸剑,只消一眼就能瞧出武器的优劣和问题。孟玚不太懂他们的议论,只觉得眼花缭乱,好几次忍不住为孙荞叫好。收刀后,龙猛问了一句:你平时都用这龙渊刀做什么?</p>

不等孙荞回答,龙家长女的丈夫接话:常砍粗糙坚硬之物,刀刃有损。</p>

紧接着是小女儿龙应意开口:我去年打了条蟒蛇,皮子特别好,我还留着,我给你换个刀鞘。</p>

孟玚顿时想起孙荞常用这刀砍树削草开核桃,站在雪地里的孙荞一张脸更是罕见地涨得通红。龙猛不追问,笑了笑,说:“这刀我再给你修整修整。”</p>

孙荞乖乖把龙渊刀递给龙猛。</p>

“你照顾得很好。”龙猛说,“只是这天下一等一的好刀,见血太少、吃人太少,总是遗憾。你应该知道,好刀需用热血来养。”</p>

孙荞答:“我不杀人。”</p>

龙猛大笑:“所以江湖容不下软心肠的女人。”</p>

孙荞还要再说,龙猛已经拿着刀往后院铸造坊走去。孟玚依稀记得孙荞一脸的不服气,但没有再争执,跟龙应意挽着手离开,去看蟒蛇皮子了。</p>

这称不上风波的短暂一瞬,在案卷里写成了“孙女龙猛口角并争斗,各不相让,散后孙女尾随龙猛至铸造坊,再争执”。</p>

孟玚看落款,这是问询龙家邻居的笔录。_看¢书¢君¨ ?更`新\最¨快!所问的正是那位第一个跳入龙家院子、发现惨案的少年郎。</p>

孟玚对这个少年人毫无印象,只记得他年约十五六岁,是练武的体格。为什么撒谎?为什么说孙荞和龙猛多次争执?他匆匆翻完案卷,这位少年人没再出现过。</p>

也是那一夜,孟玚刚躺下不久,孙荞和龙应意就敲响了他的门。龙应意拿着上好的蟒皮要去铸造坊找父亲改刀鞘,孙荞想起孟玚对江湖事、对武器总是十分好奇,便打算带上他一起去。孟玚虽未见过如何换刀鞘,但那日实在困得厉害,摆手谢绝。</p>

案卷中记录了孙荞的证言:她和龙应意来到铸造坊,发现龙猛脸色糟糕,似乎发生了什么不快的事情。铸造坊里只有几个弟子,没人出声。龙应意看出父亲情绪恶劣,不敢招惹,拉着孙荞去找龙渊刀。但本该放在一旁的龙渊刀不见了。</p>

铸造坊里乱了片刻,龙猛猜测是被刚刚离开的“那个人”拿走了,忙让弟子们分散去寻找。要找谁?怎么找?孙荞当时着急,并没有听清楚“那个人”的名字,急急忙忙冲出了铸造坊。当夜飘着小雪,铸造坊周围脚印杂乱,看不出人们的来去轨迹。孙荞和龙应意却发现有一串脚印从铸造坊门口离开,拐了个弯,消失在院墙。院墙外头就是包围虎骨村的群山,龙应意回头去跟龙猛报告,孙荞心急,翻身出墙,循着脚印追上去。</p>

这份证词没有被采信。因为龙渊刀就扎在铸造坊牌匾上,“从未遗失”。</p>

孟玚把案卷翻来覆去,江峰的知州来看他,惊奇于他竟然比自己更热衷这件事。“当年你也在案中,是因此才特别在意此案?”江峰知州问。</p>

“孙荞是我故友。”孟玚说,“她受了很大冤屈。”</p>

再翻下一页,便是孙荞受刑的记录。</p>

天冷雪深,官兵在虎骨村对孙荞用刑,试图逼问真相,迅速了结此案。孙荞练过武,心气又硬,吃了什么苦痛都不松口,坚决不承认自己杀人,痛得狠了还会开口骂人。</p>

孟玚追着为首的那位官兵问:“我朝哪条法令允许寻常府衙官兵未经知州允许,擅自用刑?”</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