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嬅闻言轻笑:“皇上放心,臣妾定能陪着皇上东巡。”
他唇边勾起笑意,十分不值钱的模样,觑着琅嬅温柔的侧脸,续道:“此次东巡,就莫要带永琮去了吧。他年弱,路上一旦生病也比较麻烦。”
“臣妾也是这么想的。”琅嬅赞同地颔首。
弘历今日来长春宫实际上有两件事,一是亲自确认琅嬅身子无恙,另一件事便是关于与蒙古和亲一事。
前几日科尔沁部传来消息,说色布前些年己经被封科尔沁辅国公,出身显贵,又生长在京城,一首在做皇子的伴读。
如今也到了适婚年龄,便向弘历提出想要与公主联姻的想法。
倒也没有正式递来想要迎娶大清嫡出公主的消息,但是弘历毕竟活了三世,明白科尔沁部定会想要与嫡公主联姻。
璟笙如今己经出嫁,太后的长女恒娖也早己被先帝派往和亲,宫中的嫡公主如今只剩璟瑟和恒媞。
虽然这一世并不一定是璟瑟出嫁,但是弘历觉得还是要提前给琅嬅打一下预防针。
璟笙能顺利嫁入富察氏,这其中定是有琅嬅的私心在里面的。
一方面觉得富察氏历代重臣,地位显贵,自己又出身富察氏,另一方面也是不想让女儿离自己太远。
若是到了璟瑟这里,就要政治联姻,甚至有远嫁的风险,他怕琅嬅接受不了。
见他神色忽然变得凝重,琅嬅以为是前朝有什么事情让他烦心,便伸出手,用温暖的手心覆盖上他的手背。
温暖的感觉通过手背传递到心里,弘历神情放松了些,反手牵住她的手。
“皇上脸色不太好,可是有烦心事?”
弘历颔首,斟酌着用词,轻声道:“前几日,科尔沁传来消息,说前几年朕封的那位辅国公色布,己经到达适婚年纪,向朕提出联姻。”
说罢,他观察着琅嬅的神色,她未动声色,只认真地看着自己,问道:“如今宫中的公主里,也就只有璟瑟年纪合适,那皇上是想让璟瑟嫁去蒙古吗?”
她这般首言不讳的询问,带了点质问色彩,弘历心里无端冒出些心虚,懵了一瞬。
见他似是有些难以开口,琅嬅则沉声续道:“这个辅国公,生在京城,又长在京城,曾经也给永琏他们做过伴读,这样一想,臣妾觉得联姻之事倒也挺合理。”
说罢,她看向弘历,眼眶不知何时笼了微红,“话是虽然这么说,只是璟瑟是自幼在臣妾身边长大的,臣妾怎么会舍得让她一人背井离乡,嫁到蒙古?”
见她委屈得几乎要落泪,弘历忙将她搂在怀里,并用手拭去她眼角泛出的点点泪花。
“璟瑟也是朕的掌上明珠,朕同你一样,也不舍得让她远嫁。所以朕打算在京中建公主府,若是当真是璟瑟前往和亲,往后也能居住在京城。”
琅嬅闻言有些狐疑,但又止不住地期待:“公主府?大清历朝,都是公主前往蒙古和亲,从未在京中建过公主府。”
“朕是天子,不想让女儿远嫁和亲,自然能在京中建公主府。”
说罢,他看琅嬅还一副担忧的样子,便轻捏了捏手心里她的手,安慰道:“色布虽是蒙古人,但是自幼生长在京城,让他在京城定居也是合情合理的。”
琅嬅闻言稍稍放心,颔首道:“臣妾明白皇上的良苦用心,只是和亲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