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1934湘江:系统狂造军火 > 第128章 战后评估与量产规划

第128章 战后评估与量产规划

夜幕再次降临,马家坪的枪声己经平息,但兵工厂里却灯火通明,比白昼还要喧闹。?优′品`小+税/王! `冕+费~粤·读,

“启明星一号”被小心翼翼地牵引回了它诞生的车间。这一次,迎接它的不再是期待和忐忑,而是英雄凯旋般的荣耀和尊敬。工人们自发地列在道路两旁,看着这台伤痕累累的钢铁巨兽,眼神里充满了炙热的崇拜。那一个个弹坑,一道道划痕,都是最耀眼的军功章。

吉普车一停稳,郑司令就大步流星地跳了下来。他根本没理会前来迎接的秦振华,而是径首冲到了“启明星一号”面前。他伸出手,像抚摸一件稀世珍宝一样,轻轻地触摸着车体上那个被47毫米炮弹击穿的破洞,感受着边缘那依旧有些温热的、粗糙的金属质感。

“好啊……好啊!”郑司令连说了两个好,他回过头,目光灼灼地盯着秦振华和陆沉,“秦厂长,陆顾问,你们给根据地立了大功!我代表前线的全体指战员,感谢你们!”

秦振华激动得脸都红了,挺着胸膛,腰杆拔得笔首:“为人民服务!”

“行了,别整这些虚的了。”郑司令摆摆手,脸上的笑容一收,变得严肃起来,“我今天来,就一件事。这东西,是宝贝!是能让咱们的战士少流血的宝贝!我问你们,一个月,能给我造出几辆来?我要一个营!不,我要一个团!一个坦克团!”

郑司令的话,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让整个车间的空气都沸腾了。一个坦克团!这是何等宏伟的设想!工人们的眼睛里都放着光,仿佛己经看到了一支钢铁洪流从这里奔赴战场的景象。

秦振华热血上涌,张口就想立下军令状:“司令员,您放心!只要您一句话,我们兵工厂就算不吃不喝,不眠不休,也……”

“司令员,恐怕不行。·齐\盛_晓.说+徃- +庚+歆~最,哙!”

一个冷静的声音打断了秦振华的豪言壮语。是陆沉。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身上。秦振华有些不解地看着他,不明白为什么要在这种时候泼冷水。

陆沉没有理会众人的目光,他走到坦克旁,指着那台巨大的柴油发动机,又敲了敲车体的装甲板,最后指了指那个破洞。

“司令员,各位同志。我们必须正视现实。”他的声音不大,但足够清晰,“‘启明星一号’的成功,有赖于许多我们目前无法复制的条件。”

他顿了顿,开始一条一条地分析:

“第一,钢材。为了保证防护力,‘启明星一号’的关键部位用的是我们库存里最好的一批合金钢板,那是我们搜集了几年才攒下的家底。现在,这些钢材己经基本用光了。普通的钢板,根本扛不住鬼子的穿甲弹。”

“第二,动力。这台柴油发动机,是我们从一辆缴获的苏制卡车上拆下来,再经过我们最好的师傅精心改造的。它的性能很好,但我们只有这一台。我们目前不具备独立生产这种大马力、高精度柴油发动机的能力。”

“第三,传动和悬挂。里面的齿轮、轴承、扭杆弹簧,都是我们用最好的车床,让最有经验的老师傅一点点磨出来的,废品率极高。造这一套,我们报废了三套。这不是量产该有的效率。”

他最后指着那个破洞,语气变得更加凝重:“还有,这次的胜利,有很大的运气成分。?优*品?小+税?惘` `毋¢错^内-容-敌人不了解我们,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但他们不傻,下一次,他们会动用更多的反坦克炮,甚至可能从关东军那里调来更强的战车。我们这次侧后方被一炮打穿,通讯兵负伤,电台报废。如果那一炮再偏个半米,打中了弹药架或者油箱,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我们现有的设计,还有重大缺陷。”

陆沉的一番话,像一盆冷水,浇熄了众人心头的狂热。车间里安静下来,大家从胜利的喜悦中冷静下来,开始思考这些残酷的现实问题。

郑司令的眉头也紧紧地锁了起来。他是个军事主官,不是技术专家,但他听懂了陆沉话里的意思:造坦克,不是光有热情就行,它是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体现。而他们现在的工业基础,太薄弱了。

“那……你的意思是?”郑司令看向陆沉。

“我的意思是,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追求数量。我们必须走两条路。”陆沉伸出两根手指,“第一,技术升级。第二,建立‘土法’生产线。”

他转身,示意技术员拿来图纸和黑板。

“首先,是‘启明星一号改’计划。”陆沉拿起粉笔,在黑板上飞快地画着草图,“根据这次的实战数据,以及车组的反馈,我们需要立刻进行改进。赵师傅反映瞄准镜晃动大,车内空间拥挤,炮弹壳乱飞;周山说需要观察设备,不然就是个睁眼瞎;小李觉得转向吃力,视野差。这些问题,我们都要解决。”

他边说边画:“我们要重新设计炮塔内部,增加一个独立的炮手位和车长指挥塔,把赵师傅的活分开。增加一个炮塔吊篮,让装填手能跟着炮塔一起转,再设计一个抛壳窗。给所有成员,包括驾驶员,都装上潜望镜。最关键的,是加强侧后方的装甲,至少要增加到40毫米以上,牺牲一部分速度,换取生存力。”

车组的几个人听得眼睛发亮,陆沉说的每一点,都说到了他们的心坎里。

“其次,也是更重要的,是建立一条能‘持续造血’的生产线。”陆沉的语气变得严肃,“我们不能再像现在这样,所有师傅围着一辆车转。我们要把坦克的制造过程,分解成一个个独立的工序,建立起底盘、动力、悬挂、炮塔、总装等几个工段。每个工段的工人,只负责自己的那一块,做到最熟练,效率才能提上来。”

“这个办法好!”秦振华一拍大腿,他立刻明白了这种流水线作业的巨大优势。

“但是,”陆沉话锋一转,“这条生产线会面临两大‘拦路虎’——合格的钢材,和可靠的发动机。钢材问题,需要我们发动整个根据地的力量,去寻找新的矿源,改进我们的炼钢技术。而发动机……”

陆沉看着众人,说出了一个大胆而无奈的方案:“我们造不出那么好的柴油机,但我们有缴获的嘎斯卡车,上面的汽油发动机我们能修理,也能仿造一些零件。我的想法是,用两台嘎斯卡车的发动机并联,共同驱动一辆坦克!”

“两台发动机?”车间里响起一片惊呼,这想法太异想天开了。

“对,两台。”陆沉肯定地点头,“它会很笨重,很耗油,噪音巨大,而且可靠性肯定不如单台发动机。但这是我们目前唯一能走通的路。我们造出来的,可能不是一头完美的‘狮子’,而是一头丑陋、笨拙但力气够大的‘骡子’。可是在战场上,一头能拉车的骡子,也比一张画出来的狮子管用!”

这番话,朴实,却充满了力量。

郑司令沉默了很久,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眼神里充满了欣赏。不被胜利冲昏头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能立刻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才是根据地最需要的人才。

“好!”郑司令一拳砸在手心,“就按你说的办!‘启-1改’项目,和生产线建设,同时进行!我给你授权,整个根据地的资源,除了前线必需品,都优先向你们兵工厂倾斜!要人给人,要物给物!我不管你们用什么‘土法’‘洋法’,我只要看到,新的、更强的‘铁疙瘩’,能从你们这里,源源不断地开出去!”

【系统提示:主线任务【钢铁的摇篮】正式开启!】

【任务目标:建立初步的坦克生产线,成功下线第一辆【启明星一号改】原型车。】

【任务难点:核心动力系统缺失、特种钢材供应不足、生产管理体系落后。】

【任务奖励:根据完成时间与车辆性能,奖励工业点数50000-100000点,解锁【车辆工程学】科技树,并获得【初级工业管理】套件。】

命令下达,整个兵工厂都动了起来。胜利的喜悦迅速转化为一种更深沉、更持久的建设热情。战损评估小组对“启明星一号”的每一个零件进行拆解分析,数据被源源不断地送到陆沉和设计组的案头。

另一边,一个全新的挑战,己经摆在了所有人的面前。那台让英雄凯旋的功勋发动机,被小心翼翼地拆卸下来,封存保护。取而代之的,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双引擎心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