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行动的捷报如同春风,吹遍了根据地的每一个角落。?鑫_顽~夲-榊?颤¨ ^更¨辛?嶵.全^三岔口的胜利,不仅仅是缴获了堆积如山的物资,更重要的是,它像一剂强心针,让根据地的军民看到了依靠自身力量打破敌人封锁、走向壮大的希望。新式火炮的怒吼,更是宣告了根据地工业力量的第一次“亮剑”,其意义深远。
胜利的喧嚣渐渐平息,陆沉却比以前更加忙碌。他的目光,己经投向了下一个,也是更具野心的目标——坦克。在虚拟实验室中,他早己勾勒出这种钢铁猛兽的蓝图,那是他心中未来地面战争的核心。
“老熊,三岔口那边防御工事的加固,你得多费心了。日军吃了这么大一个亏,肯定不会善罢甘休。”陆沉找到老熊,递给他一支缴获的日本香烟。
老熊接过烟,咧嘴一笑,露出被烟熏黄的牙齿:“放心,陆顾问。我让战士们把那些炮弹坑都利用起来了,修了不少暗堡。他小鬼子要是敢来,保管让他有来无回!说起来,你那新炮可真是神了,以前哪敢想这么痛快地轰他狗日的!”他顿了顿,好奇地问:“你小子最近又在鼓捣啥新玩意儿?看你天天往兵工厂跑,连庆功会都没待太久。”
陆沉笑了笑:“一个大家伙。要是搞出来了,以后攻坚拔寨,咱们的战士就能少流很多血。”
兵工厂内,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一个全新的,用木头和土坯勉强搭建起来的“原型车组装车间”正在成型。!比¢奇,中¢蚊?王′ `更~芯·最`全.说是车间,其实更像一个巨大的棚子,里面摆放着从各处搜集来的简陋工具——几台老旧的机床,一台吱呀作响的土制龙门吊,还有数不清的榔头、锉刀和扳手。
【系统提示:主线任务【原型车制造:钢铁巨兽】己发布。】
【任务目标:成功制造出第一辆可独立运行的坦克原型车。】
【任务说明:钢铁的洪流将碾碎一切阻碍,但在此之前,你需要克服从图纸到现实的无数挑战。动力、传动、装甲、火力……每一个环节都考验着根据地的工业极限。】
【任务奖励:工业点数+30000点,【初级坦克制造技术包】(包含悬挂系统、转向机构、简易装甲焊接等关键技术),【稀有金属探测仪(初级)】一个。】
【失败惩罚:研发资源大幅浪费,兵工厂士气下降,工业点数-5000。】
看着系统面板上清晰的任务,陆沉感到一阵压力,但也有一股强烈的兴奋。三万工业点数,还有初级坦克制造技术包,这奖励不可谓不丰厚。但失败的惩罚也同样严厉。
“陆厂长,这……这图纸上的东西,真能跑起来?”老齐师傅捧着一张结构草图,眉头拧成了疙瘩。图纸上画着一个有着倾斜装甲、履带和炮塔的铁疙瘩,看上去威风凛凛,但也复杂得让人头皮发麻。
“能跑,不仅能跑,还能开炮。”陆沉语气肯定。他知道,对于习惯了制造枪炮的工人们来说,坦克这种集机械、动力、武器于一体的复杂装备,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武·4`墈\书/ ·埂.新?醉?全`
最大的难题,首先集中在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上。根据地的工业基础薄弱,高精度的齿轮、轴承、以及大功率的发动机,几乎都是空白。没有强劲可靠的心脏和灵活的腿脚,坦克就是一堆废铁。
陆沉将目光投向了三岔口战斗中缴获的一些日军九五式轻型坦克的残骸。虽然这些坦克在后世看来早己过时,但其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某些设计和制造工艺,对目前的根据地而言,仍有借鉴价值。
他带着秦振华和几个技术骨干,对着一堆拆解开来的、沾满油污的日军发动机零件仔细研究。“小鬼子的发动机,功率虽然不大,但你们看这个气缸的加工精度,还有这个曲轴的材料处理,都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陆沉指着一个活塞说道。
秦振华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着零件表面的纹路,不时点头:“确实,他们的热处理技术比我们现在掌握的要成熟不少。这些合金成分,我们也得想办法分析分析。”
【系统提示:成功拆解并分析敌方九五式轻型坦克动力单元(残破),获得【动力机械经验值】+800点,获得【日式小型汽油机部分零件仿制图纸】(不完整)。】
“聊胜于无。”陆沉心想,经验值可以用来加速虚拟实验室中对自研发动机的优化,而不完整的图纸,或许能提供一些制造上的参考。
然而,当他们尝试仿制一个变速箱内的关键行星齿轮时,真正的麻烦来了。这种齿轮需要极高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硬度,兵工厂现有的几台老掉牙的机床根本无法胜任。车出来的样品,要么尺寸不对,要么强度不足,一上试验台就崩齿。
“陆厂长,这……这精度要求太高了。咱们的设备,实在是……”一个年轻的技术员满头大汗,有些气馁。
车间里的气氛有些沉闷。陆沉也皱着眉头,他知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高精度的母机,很多设计就只能停留在纸面上。
就在这时,一个苍老但有力的声音响起:“陆厂长,让俺老汉试试?”
众人回头,只见一位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钳工,正拿着一个自己打制的卡尺和几把磨得锃亮的锉刀走过来。这位是鲁师傅的远房亲戚,姓白,大家都叫他白老。一手钳工绝活,在根据地里是出了名的。
白老拿起一个废弃的齿轮样品,眯着眼睛看了半天,又用他那粗糙但稳定得惊人的手,拿着卡尺比划着。“这活计,光靠车床怕是不行。得靠手上的功夫,一点点锉,一点点磨。”
一个年轻工人忍不住说:“白老,这得磨到猴年马月去啊?而且,手上的准头,能比得上机器?”
白老嘿嘿一笑,露出一口黄牙:“机器是死的,人是活的。俺年轻的时候,在奉天(沈阳)的兵工厂当过学徒,那时候的老师傅,闭着眼睛都能锉出燕尾槽。这齿轮虽然精细,但只要有耐心,有经验,未必就做不出来。”他拿起锉刀,在一个半成品齿轮上轻轻锉了几下,动作不快,但每一锉都恰到好处,发出均匀的“沙沙”声。
陆沉眼睛一亮。他知道,在工业不发达的年代,很多精密部件确实是靠着工匠们惊人的技艺和耐心打磨出来的。这种方法效率低下,质量控制也难,但眼下,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白老,那这个艰巨的任务,就拜托您了!”陆沉郑重地说。
“陆厂长放心,只要俺这把老骨头还能动,保证给您把这硬骨头啃下来!”白老拍了拍胸脯,眼神中透着一股老匠人特有的执拗和自信。
接下来的日子,白老几乎就住在了车间里。他带着几个徒弟,用最原始的方法,一遍遍地测量、锉削、打磨。油灯下,他们佝偻的身影和锉刀与金属摩擦的“沙沙”声,成了车间里最动人的风景。
陆沉看着坦克车间里那初具雏形的、用粗糙钢板勉强焊接起来的车体骨架,心中百感交集。这台承载着根据地无数人希望的“钢铁巨兽”,每一步都走得如此艰难。发动机、变速箱、悬挂、装甲……每一个部件,都是一道需要跨越的难关。
但他没有丝毫退缩。他知道,一旦这钢铁巨兽咆哮起来,根据地的未来,将增添一枚至关重要的砝码。
“报告!陆顾问,陈司令请您过去一趟,说是有紧急情况!”一个通讯兵急匆匆地跑了进来。
陆沉心中一凛,难道是日军的反扑开始了?他放下手中的图纸,快步向指挥部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