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令如山,时间不等人。·顽_夲_鰰`戦^ ¢庚`新/最!全,五十支步枪,听起来不多,但对于一穷二白的黑石沟兵工厂而言,不啻于一次极限挑战。枪管的难题初步缓解,但枪机、弹匣、扳机组件、枪托等一系列零件的精密加工和顺畅配合,才是决定一支步枪能否“打响、打准”的关键。
陆沉深知,纯粹依靠老师傅们的手工打磨,效率太低,精度也难以保证。他必须在现有的简陋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业化”的理念。
“我们得搞个简易的流水线。”陆沉把小乙、老齐,以及几个核心工匠召集起来,摊开一张草图,“枪管、枪机、弹匣、枪托、小零件,分段负责,最后集中组装。”
这在后世看来再简单不过的流水作业概念,在这个时代,对于这些淳朴的工匠来说,却是个新鲜事物。
“厂长,这能行吗?各干各的,能凑到一块儿去?”大锤有些疑惑,他习惯了从头到尾负责一个物件。
陆沉解释道:“我们把每个部件的尺寸、公差都标准化。比如枪机,张师傅您带人专门负责枪机的几个核心零件粗加工,李师傅负责精加工和打磨。枪管由老齐师傅这边出来后,首接送到组装台。小乙,你负责最后的总装和调试,严格把关。”
他指着图纸上的流程:“这样一来,每个小组只需要专注于自己负责的工序,熟能生巧,效率自然就上来了。而且,一旦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也容易追溯。”
众人听得似懂非懂,但对陆沉的信任让他们没有过多犹豫。很快,兵工厂内几个主要的工棚被重新划分了区域。枪管加工区、枪机零件加工区、木工房的枪托生产区、以及一个专门腾出来的“总装车间”——其实也就是一张大长条桌。
工人们按照新的分工,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忙碌。^咸~鱼^墈_书~罔\ _哽!歆.嶵+哙?蒸汽机不知疲倦地轰鸣着,带动着简陋的皮带传动机床;锻造车间里,炉火熊熊,锤打声此起彼伏;锉刀与金属摩擦的“唰唰”声,汇聚成一曲激昂的工业交响曲。
经过数日的奋战,在报废了不知多少零件,解决了无数个“卡壳”、“公差不符”的问题后,第一批十支崭新的步枪,终于在简陋的总装台上完成了组装。
这些步枪,被陆沉命名为“委员会762型步枪”——“委员会”代表着集体智慧与力量的结晶,762则代表其7.62毫米的口径。它们的外形略显粗犷,枪身的金属部件由于缺乏精密的表面处理工艺,呈现出一种深沉的暗灰色,木制枪托也只是简单打磨后涂上了桐油。但握在手中,却能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力量感,一种由钢铁和意志凝聚而成的冰冷杀气。
“走,去靶场试试!”陆沉拿起一支枪,仔细检查了一下枪机和弹匣,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期待。
靶场设在兵工厂旁的一处开阔山坳里。军区派来的两位神枪手早己等候多时,他们是久经沙场的老兵,使得一手好枪法。一看到陆沉他们抱着新枪过来,眼神都亮了。
“陆厂长,这就是你们捣鼓出来的新家伙?”一个名叫赵铁柱的班长上前一步,毫不客气地接过一支枪,掂了掂分量,拉动枪栓,感受着机件的顺畅度。枪栓的拉动略有些滞涩,但还在可接受范围内。
“赵班长,李副排长,还请你们两位给咱们的新枪开开光,提提意见。”陆沉笑道。
靶子设在一百米外,是标准的日军人形靶。所有参与步枪制造的工匠们都围了过来,屏息凝神,连大气都不敢喘。这第一枪,不仅关系到他们日夜辛劳的成果,更关系到兵工厂的未来。?5/2.m+i¨a*n?h?u^a+t^a+n_g·.\c¨o-m/
赵铁柱举枪,瞄准,扣动扳机。
“砰!”
一声清脆的枪响,在山坳间回荡。硝烟弥漫中,远处的靶子微微一震。
“中了!正中胸环!”负责报靶的战士兴奋地喊道。
“好!”工匠们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
赵铁柱脸上也露出一丝惊讶。他放下枪,仔细端详着这支“土造”步枪,“枪口上跳幅度不大,后坐力也比汉阳造柔和一些。不错,真不错!”
另一位李副排长也拿起一支,连续射击了五发。五发子弹,几乎都落在了靶心的九环和十环区域内!
“这精度……神了!”李副排长是个沉默寡言的人,此刻也忍不住赞叹,“比我用过的那些老套筒、汉阳造,准头强太多了!有效射程肯定也远得多!”
要知道,汉阳造在一百米距离上,能打中人形靶就算不错了,更别提精确命中。而眼前这“委员会762”,在一百米距离上,展现出的精度简首可以用“惊艳”来形容!这对于严重缺乏精确射击武器的八路军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福音。
陆沉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一半。他亲自拿起一支枪,填弹,上膛,瞄准。深吸一口气,稳稳扣动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