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1934湘江:系统狂造军火 > 第31章 区域联防,情报共享

第31章 区域联防,情报共享

“红星二号”迫击炮生产线的投产,给红星兵工厂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晓/说^C′M\S· +唔*错~内.容`原本只能依靠手工和简陋设备制造少量武器弹药的局面一去不复返。崭新的冲压机发出规律的轰鸣,镗床、铣床、钻床等半自动化设备有条不紊地运转着,将一块块金属原料变成标准的炮管、底座和弹体。车间里弥漫着机油和金属屑的味道,工人们虽然疲惫,但脸上都带着难掩的兴奋。

李铁锤现在成了炮管车间的负责人,他带着十几个徒弟,围着那台宝贵的炮管精加工镗床转。这台设备是生产线上最精密的仪器,首接关系到炮管的精度和寿命。他小心翼翼地调整着刀具,眼睛紧盯着切削下来的金属丝带。“慢点!再慢点!这可是咱们的命根子!”他对身边的年轻工人喊道。

少年兵们则主要负责弹药生产。冲压机将钢板冲压成弹体,他们再负责填充炸药、安装引信。虽然工作有些危险,但这些少年兵都经过严格训练,操作规范,而且他们知道,自己手中的每一颗炮弹,都可能在战场上挽救战友的生命,这份责任感让他们一丝不苟。

生产线带来的产能提升是惊人的。仅仅半个月,兵工厂就生产出了二十多门迫击炮和上千发炮弹。这些武器弹药被迅速分发到周边几个红军游击队手中。有了“红星二号”的支援,游击队的火力瞬间上了一个台阶,在与敌军的小规模冲突中屡屡取得优势,缴获了不少武器弹药和物资。!咸?鱼/墈\书? ¢首·发+

兵工厂的声名鹊起,吸引了更多周边的红军力量靠拢。陆沉利用系统提供的电台和配套设备,组建了一个简易的通讯网络。虽然通讯距离有限,信号也不稳定,但在敌军严密封锁、交通不便的情况下,这己经是至关重要的联络手段。兵工厂的参谋——一个名叫赵成的年轻人,原本是某个游击队的文化教员,因为头脑灵活、擅长组织协调而被陆沉看中,现在他主要负责这个通讯网络和情报整理工作。

赵成在兵工厂后山找了一个隐蔽的山洞作为电台室,他和几个通讯员日夜守在那里,收发各个游击队发来的电报。“陆厂长,这是老王他们发来的电报,说他们在三里坪附近发现一股敌军小部队的踪迹,大概一个连。”赵成拿着一张译好的电报走到陆沉的办公室。

陆沉接过电报,眉头微皱。他指着地图:“三里坪…离我们这里不远。最近敌军活动频繁,而且似乎有意无意地在我们几个游击队驻地之间穿插。他们想分割我们。”

赵成点头:“是的,陆厂长。我最近整理的情报也显示,敌军指挥部似乎意识到了我们之间联系加强的情况,他们正在调整战术,试图切断我们的联系,然后逐个击破。”

就在这时,陆沉脑海中响起了系统的提示音。¢微¨趣*晓,税,网! /已?发+布,罪~芯-璋,截/

【叮!区域影响力提升,可整合周边红军力量。】

【触发支线任务:组织一次成功的区域联防行动。】

【任务目标:协调至少三个独立作战单位,利用兵工厂提供的武器,共同击退一次敌军的分割包围尝试。】

【任务奖励:区域指挥权限(临时),系统点数500点,【基础战术手册】x1。】

陆沉心中一动,系统果然及时。他看向赵成:“赵参谋,现在正是时候。我们不能等敌军把我们各个击破。必须把各游击队的力量整合起来,打一场协同作战。你立刻联系老王、老李、老陈他们,把最近敌军的动向和我们的分析发给他们。同时,告诉他们,我建议组织一次区域联防,把这股试图穿插的敌军吃掉!”

赵成眼睛一亮:“区域联防?好主意!这样咱们就能集中优势兵力,利用地形和武器优势,给鬼子一个狠狠的教训!”他立刻转身去准备电报。

各游击队接到电报后,反应热烈。他们苦于各自为战,常常被敌军以多打少,现在兵工厂提供了武器支援,又提出了联防的构想,让他们看到了希望。虽然协调指挥存在难度,但大家对兵工厂和陆沉都非常信任,很快就同意了联防计划。

陆沉和赵成根据各方回馈的情报和地形,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他们决定利用三里坪附近复杂的地形,设下一个口袋阵。由老王带领的游击队作为诱饵,吸引敌军深入;老李和老陈的游击队则分别埋伏在两侧山坡,等待时机。而兵工厂则提供技术支持和火力支援,陆沉甚至亲自带着一门迫击炮和几个炮手,部署在后方一个隐蔽的高地上,准备进行火力覆盖。

“老王,记住,不要恋战,把鬼子往袋子里引!”陆沉通过电台向老王强调战术要点。

“放心吧,陆厂长!俺们晓得!”老王的声音从电台里传来,带着一股子山里汉子的豪爽。

很快,敌军果然按照陆沉的预判,进入了三里坪区域。他们趾高气扬地追击着“狼狈逃窜”的老王部队,完全没有注意到两侧山坡的异常。当敌军主力进入伏击圈中心时,赵成在电台里发出了攻击信号。

“打!”

刹那间,两侧山坡响起了密集的枪声和手榴弹爆炸声。埋伏己久的红军战士如同猛虎下山,冲向敌军。与此同时,陆沉在高地上亲自指挥的迫击炮也开火了。

“目标,敌军指挥部位置,表尺1200,方向xx,放!”陆沉熟练地报出射击诸元。

“咚!”“嘭!”

炮弹带着尖啸声,准确地落在了敌军指挥官可能存在的位置附近,腾起一片片烟尘和火光。这种突如其来的猛烈火力,瞬间打乱了敌军的阵脚。他们从未想过,这支衣衫褴褛的红军游击队竟然拥有如此精准且威力巨大的火炮。

敌军指挥官在爆炸声中惊慌失措,试图指挥部队突围。但老王部队此时也掉头杀了回来,配合两侧的友军,将敌军死死地围在山谷里。兵工厂提供的地雷也在敌军试图逃跑的路径上发挥了作用,不断有敌军触雷倒下。

战斗持续了不到两个小时,这股试图分割红军的敌军被彻底击溃,大部被歼灭,少数溃兵狼狈逃窜。红军游击队取得了自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

战斗结束后,老王、老李、老陈等几位游击队负责人纷纷赶到兵工厂,向陆沉和赵成表示感谢。“陆厂长,你们的炮真是神了!一打一个准,鬼子根本扛不住!”老王激动地说。

“是啊!这回鬼子算是踢到铁板了!以后咱们就这么干,拧成一股绳,看他们还怎么狂!”老李也大声附和。

这次成功的区域联防,不仅给敌军一个沉重的打击,更重要的是,它让各游击队深刻认识到了协同作战和兵工厂支援的重要性。兵工厂作为区域红军的技术和后勤中心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陆沉也凭借这次胜利,赢得了周边红军干部的尊重和信任。

然而,陆沉知道,这次胜利只是暂时的。敌军不会善罢甘休,他们很快就会调整策略,采取更具压迫性的行动。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