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光见状,忙松开景阳快步上前,一把握住卢氏的手,激动道:“奶奶,你怎么站在这里?岂不是折煞孙女了?”
卢氏笑呵呵地拍了拍大孙女的手背,慈爱道:“老身就是想早些见到你。.暁!税!宅+ ¨首?发′我的身子骨一向强健,站一站不妨事。”
这时景阳等人也走了过来,卢氏先行了国礼,景阳也看在瑶光的面子上,回了家礼。
众人把他的言行看在眼里,推测出瑶光目前的日子应该还不错,都悄悄松了口气。
等进了安乐堂,众人推着他们夫妻上座,卢氏在左手第一位,其余长辈各自按照顺序落座,小辈们没有座位,便站在各自父母身后。
其实在他们观察景阳态度的同时,景阳也在暗中观察自己的妻族一家子。
首先人丁兴旺,在这个时代永远都是加分项;其次这一家子个个都相貌出众,让人见了更容易心生好感。
这些先奠定了景阳的第一印象,再看他们礼数上虽还有些生疏,但也算是周全,知晓他们都是认真学过了,心里不由赞了一声。
世上的事,从来不怕不懂,只怕不懂还不乐意学,更怕不懂装懂。_墈·书¨屋`晓,说?枉· ,已?发*布¨醉,薪¨蟑′劫-
傅家人都肯下功夫去弥补自己的短板,哪怕在读书上没什么天分,也是值得培养的。
有了这些结论,景阳对答应瑶光要替她的弟弟们找老师的事,更是千肯万肯了。
本朝的皇室婚配制度,对皇帝来说自然千好万好,但对皇子宗亲们来说,却是坑得不行。
一般来说,皇子的最初势力,就是外家和妻族。这个制度实行之后,不管是外家还是妻族,就都成了可有可无的鸡肋。
没有初始势力做支撑,皇子们想要培养自己的势力,难度高了不止一个等级。
毕竟,从零到一,永远比从一到百要难。
景阳比起别的皇子来,还有一样不如的。那就是他的外家也是太子的外家,上官家但凡出了一个人才,都会去支持太子,和他没有半毛钱关系。
如今见妻族子弟可堪培养,景阳心中如何不欢喜?
和几位长辈们寒暄了几句,他就非常体贴地提出,要和岳父、舅子们去外面书房说话,给瑶光留足了和祖母、母亲相处的时间。¢看-书+君? ?已*发-布^罪!新\章,劫,
傅宁和傅安兄弟俩虽然不读书,但家里却有四个读书的小辈,外书房收拾得也极为妥帖,举业该有的书这里都有。
景阳看了一圈,随手抽了一本《四书集注》,见上面有尚显稚嫩的字迹写着一些注释和见解。
说实话,在景阳看来,无论是注释还是见解,都过于浅薄了些。但想到傅家原本是乡下人,没什么好老师教导,也就释然了。
“这是谁的书?”他拿着问。
兄弟四人对视了一眼,双胞胎里的哥哥天玑上前一步,不好意思地说:“殿下,这是小人的书。字写得不好,让殿下见笑了。”
景阳心说:何止是字写得不好,和别的地方相比,你那字还算是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