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快去……”,见儿子执拗,老妇人生气地道。
王洵异赶紧拦住了大牛,“不用了,大娘,我车上有粮食的,大牛和二牛哥之前答应给我们帮忙,这粮食本来就是给他的报酬呢。”
大牛听了王洵异的话,一脸的懵逼,不过还是向着王洵异投来了感激的目光。
“还看着干嘛,还不搬粮食”,王洵异道,车上只有半袋子的炒面,有三十多斤,是之前出门前王三婶怕几人路上找不到宿头,准备的。
“这怎么好意思呢,大牛能帮你们什么忙?就值得这么多粮食了?”老妇人虽然饿的站不稳了,还是不想要王洵异的施舍。
“收下吧,这点粮食不算什么的,之后,我和大牛哥两还要处呢,你不收以后我怎么好意思再找他们帮忙?”王洵异道。
“那,那就谢谢了,大牛你可要用心些,不要忘了人家恩情”,老妇人一看就是淳朴的人,大牛道了声谢,眼中含着泪水把粮袋搬下了车,送去了厨房。
一众人这才进了屋,二牛扶着老妇人去厨房烧水做饭了,大牛陪在了一旁,再次道了谢,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厨房里,二牛打开了粮袋见到里面都是上好的炒面,赶紧抓了一把递给了妇人,“娘,你快吃一口吧,吃了粮食就有力气了。”
“哎!你和娘说实话,他们真是你哥的朋友么?”
“娘……,其实,……”,二牛孝顺不敢隐瞒自己的娘,还是实话实说了。
不一会,一盆冲了水的炒面摆上了桌子,每人盛了一碗,吃了起来,吃过了饭,老妇人拉起了自己两个儿子便跪到了王洵异三人的面前。
“恩人,大恩大德我等没齿难忘,请受我们一家人一拜”老妇人说着就要给王洵异磕头,吓得王洵异赶紧去扶。
“些许小事,不用如此,快快请起。”
“这年头,谁家粮食也不充裕,小公子给的这半袋子炒面就是救了我老妇人一命啊,大牛二牛,还不给恩人磕头”,老妇人知道,这个冬天,也许两个儿子能挺过去,自己是万难可活的了,这袋子粮食来的太及时了。
“莫再拜了,我也是确实有事相求的,真不必如此的”,王洵异最见不得的就是这种事了,赶紧解释道。
“公子有何吩咐,尽管说,我一定让大牛二牛给你办的好好的。”
“嗯,我家是土台村的,年前我家有一笔生意要在松林驿和人交易,我怕有人从中作梗,这期间我需要人帮我盯着这一路上的动静,以防万一,事成之后,我另有酬谢。”
一万斤的咸菜生意,万不可出了差错,那刘掌柜的答应的太痛快了,自己也不知道对方的底细,这其中怕会出差错,所以,他见到大牛二牛两人时便想到了雇佣两人给自己做线人。
牛腿村离着松林驿也不算远,只需要两人时常去松林驿跑跑,对方要想对自己不利,必然要动用大量的人员,不难查到蛛丝马迹。
“此事不难,我和弟弟应下了,只是酬谢就不必了”,大牛赶紧回道。
“和些许酬谢相比,生意重要,你们不用推辞,只需多上心便可,要是有什么可疑的情况还需麻烦你们哥俩给土台村送信。”
“好,我们哥俩一定给您盯紧了。”
“嗯,此事若是办好了,以后,你们就来我家工坊上工吧,也有个固定的收入,把日子过好些”,王洵异又给两人画了大饼,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告别了牛家两兄弟,马车不再停留,首接越过了桃花镇,回到了土台村,王翠姑近乡情怯,眼泪涟涟,王洵异好心安慰了一番。
“一万斤的咸菜,就靠你了,我需要你尽快招人,把货备齐。”
“你就放心吧,我一定不会耽误你的事。”
“好,我回来啦!”
“狗剩回来啦,咦,翠姑,你也回来了?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