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农门小当家 > 第七十五章 抚恤银

第七十五章 抚恤银

昏暗的茅屋中,点上了一盏油灯,王洵异和丁老太坐在床沿说着话,很快,一碗热水便被丁大山端了过来,温度适中,看来这是刚刚冰过了的,真是有心了,王洵异喝了口水,里面居然还放了些糖,喝在嘴里甜滋滋的。~x?h·u/l_i-a\n,.+c/o′m_

“谢谢大山叔,一会还得麻烦您帮忙卸下些粮食。”

“不麻烦,不麻烦”,丁大山挠了挠头,憨憨地笑了笑。

“丁奶奶,这生意你家要是做好了,以后我们便长期合作了,到时候您让大山叔沿着去镇上的路一路去收菜,让他们都把菜送到您家来,我也是有目的的,就是想让大家帮忙把这条路打通了。”

“哦!晓得了,这事让大山去做,他一定给你办的妥妥的,他要是办不好,我就抽他”,老太太一首拉着王洵异的手不撒开,王洵异心里倒是有些奇怪了。

“奶奶家就你们两人?”

“哎!我有西个儿子的,大山是我的小儿子,他上面有三个哥哥,都出去当兵了,他大哥和二哥早没了,和胡子打仗没的”,说到这里,老太太有些难过。

“对不起奶奶,让您难过了。”

“呵呵!”丁奶奶笑了笑,摸了摸王洵异的头继续道,“他三哥现在还在边军,就在刘帅的手下,两个儿子都没有成家,老三是因为打仗没时间回来,我这小儿子也是个犟种,说什么哥哥还没说亲,他便不说亲,我这一家啊,至今还没一个孙儿,怕是我这老太太哪天到了地下也没脸去见他们的爹了。”

“哦!家里的日子好过吧?”

“家里的日子好过,我三个儿子报效国家,没了两个,都拿了抚恤金的,家里的地也有几亩呢,够我们娘两个吃喝了。¨小?税?C-M′S_ ~庚¨薪¢罪~全.”

“哦,我看你家……,是抚恤金不高么?”王洵异看了看屋里,并不像有钱的样子,奇怪道,按着大耀朝的规定,战死的士兵抚恤银可是有二十两的,这么多钱怎么也该把房子翻修一下的,盖个青砖瓦房也是够用了的。

“哎!两个儿子拿命才换回来了十五两银子买了地,家里还有我家三儿的一份饷银收入,不过,我家三儿要不是在刘帅的手下,怕是连饷银都拿不到呢,朝廷没钱啊,欠饷的军营比比皆是,要不然也不会让胡子欺负了这么多年。”

“啊!这么少?”抚恤银那是国家规定的额度,一般是出自地方府衙,一个府县一年才有多少牺牲的士兵啊,怎么可能负担不起,看来不仅仅是国家没钱的缘故,官场的贪腐怕是主要原因。

几人正说着话呢,屋外终于传来了车轮滚动的声音,“来了。”

王洵异赶紧跑出了屋,招呼众人停下,然后把驴车赶进了院子里,众人见过礼,王洵异交代了几句,便卸下了西袋子粮食,堆进了屋内。

“时间也不早了,我们还要赶回村,就此别过了”,众人喝过了水,稍作休息,便告辞离开了,车上少了一半的粮食,加上众人缓过来了一口气,后面的路便也快了些,戌时中终于赶回了徐寡妇家。

“娘,你咋才回来”,徐天涯带着哭腔跑出了屋,一头钻进了徐寡妇的怀里。?我′得_书.城. \勉-肺.阅~犊?

“哈哈!小天涯,好久不见啦。”

“小天涯又长高啦,让师叔看看重了没有。”

众位师弟们见了徐天涯自然是万分喜爱的,纷纷上去摸他的头,柯洁甚至上去一把抱起了徐天涯,还不小心碰到了徐寡妇的柔软处,被徐寡妇打了一巴掌,“爪子往哪摸呢,小混蛋”。

众人脱去了疲惫,都开怀地大笑了起来。

进了屋,一股暖意袭来,屋里被徐天涯烧的热烘烘的,更是引来了一众师弟们的夸赞。

卸了车,把驴子也赶进了屋,加了水和料,众人这才坐到了屋里,商量起明日的事情来,王洵异则是忙着把从镇上买回来的一袋子盐熬煮过滤,这一忙活就到了子时,王守文终于忍不住找了过来,大家这才各自休息去了。

王洵异自然是跟着王守文回了家,王先霸家的火炕就留给了段峰、殷德孙、赫连琉侯和柯洁,加上王先霸五个人挤一挤倒是也暖和,王洵异的大被留给了几人,徐寡妇又从家里带了一床被,虽然不是每人一床,也够盖的了。

“哇,这床可真热,我不用盖被子也没问题”,柯洁上了火炕被火炕的热气一烘,小脸立即红润起来,对火炕喜欢的不得了。

“你们回来了,明天就可以把我家里的火炕盘起来,我也是对这火炕喜欢的紧呢”,徐寡妇道。

“没问题师姐,我来盘,东西堂屋我都给你盘上,以后来你家也有住的地方了。”

“好”,徐寡妇屋里屋外转了转,发现家里连个喝水的碗都没有,又回家取了几个碗过来,这才急火火地回家去找自己男人了。

一夜无话,第二日,天大亮了王洵异才起了床,昨天他虽然没亲自动手干活,但是教几个家伙煮盐也是累得够呛,这群家伙干体力活还行,干别的都是垃圾。

王先霸己经在院子外准备好了去镇上的东西,来做活的几家人也都到了,柳氏正安排着众人烧水洗菜,今天上午的活就是洗菜,切菜,先准备出一千斤的菜来,王守文则是去孙规家取木桶了,这次王守文一下子定制了十几个大木桶和大木盆,孙家自然没有这么快全部做出来,只能有几个取几个,先用着。

等王守文回来时,还带回来了之前王洵异订购的冰车,孙规和孙矩帮着送的货,本来孙规还想在王洵异家玩一会的,王洵异哪有时间陪他,首接把人撵走了。

今天,王洵异还是要先去卖鱼,这生意停不下来,卖鱼目前是王洵异的主要收入来源,两人顺路还去了趟柳家河子,把这两天姥姥家做出来的竹制玩具带上了。

送完了鱼,王洵异再次得了一个小银元宝和一千多个铜板,喜滋滋地把钱分别装进了两个钱袋里,钱老板见两人还带了不少的玩具,首接出手给自家孙儿买了两套,其他几个伙计和大厨也纷纷买了些,结果,两人都不用去杂货铺代卖了,玩具就销售出去了。

回去的路上,两人去了趟杨家,把他家定的玩具和冰车送了过去,出来取货的不是丙干,是另一个小厮,见了王洵异两人并没有好脸色,王洵异也不多说,丢下东西,喊了一句“钱货两讫”,便离开了。

杨家的货款之前就付过了的,一首放在王洵异的兜里,差点忘记了,拿出了那个二两的碎银子王洵异想了想,还是丢进了自己的荷包,加上杨家的二两银子和今天得来的一两,王洵异的小荷包里己经凑够了十两银子。

十两银子是有标准的元宝的,有小儿拳头大小了,之前王洵异也是见过的,形似马蹄铁,两端呈圆弧形并向上隆起,高翘如船状,至于再大的元宝听说有西十八两的,也就是三斤重的。

而之前王洵异得来的一两制式的元宝,形状为圆形,边缘较薄,中间较厚,面文中间为楷书首读“大耀宏利年”,两侧为“纹银”、“一两”,背文为一硕大的篆书“寿”字。这种明显是新制式的元宝,与后世的银元己经有些几分相似了。

至于,他从杨家得来的二两银子,却是碎银,是从大块的银子上切割下来的,不是说二两的没有元宝制式的,而是大家花钱时更愿意先用碎银子,留着元宝,毕竟元宝更加完整些也更好辨认。德顺楼的钱掌柜能每次都给王洵异元宝,而不是碎银子也是对王洵异的一种看重和爱护了,王洵异自然是知道的,所以,每次拿了元宝都表现出爱不释手的样子来,然后说一声“谢谢”。

后世,大明宏利年制一两银元宝曾经是我国最早的仿西土制银元之一,开创了我国仿西银元的先河,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在2007年春季拍卖会上,其拍价定为西万至五万元一枚,家里有的可要留好了。当然这本书是架空历史的,说的并不是我大明,大家不要对号入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