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斗里,徐文柏、胡素云老两口裹着厚厚的旧棉袄,脸上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_搜′嗖¢暁*说′蛧~ ~蕪.错/内′容.
但更多的是来到青山屯的激动和忐忑。
“爹!娘!”徐清雅早就等在门口,挺着大肚子,眼泪唰地就下来了,扑上去抱住母亲胡素云。
“清雅!我的闺女!”胡素云紧紧搂着女儿,看着女儿高高隆起的肚子,眼泪也止不住地流。
“苦了你了……娘回来了……”
徐文柏也红了眼眶,拍了拍女儿的肩膀,又看向站在旁边、同样情绪有些激动的林振中:“振中……辛苦你了。”
“爹,娘,说啥辛苦,快进屋!”林振中赶紧上前搀扶老丈人,又招呼着:“屋子都收拾好了,暖和着呢!”
张建军帮着拾掇出来的那两间屋子紧挨着林振中家。
虽然不算气派,但墙壁新糊了黄泥,屋顶也补过,窗户擦得透亮,炕烧得热乎乎的,被褥都是干净的。
比北大洼那西面透风的窝棚强了何止百倍。
老两口看着这窗明几净的屋子,悬着的心终于彻底落回了肚子里,脸上露出了真切的、如释重负的笑容。
安顿好老两口,林振中立刻开始张罗晚上的答谢宴。
这可是大事儿,队长张大海、公社社长郑国栋,还有部队的连长邓忠平,都是帮了大忙的恩人。?a.b\c_w+x·w+..c¢o_m*
傍晚,林家的堂屋里热气腾腾,饭菜飘香。
林振中特意让张建军去河里摸了鱼,又打了只野兔,加上家里存的腊肉、蘑菇、土豆白菜,整治了满满一桌子菜。
虽不算山珍海味,但在这年头,绝对算得上丰盛体面。
“来来来!张叔、郑社长、邓连长,快请坐!”林振中热情地招呼着:“爹,娘,您二老坐主位!”
众人落座,气氛热络。徐文柏和胡素云精神头好了不少,脸上带着感激。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林振中端起酒碗,郑重地站起来:“今天这顿饭,一是感谢张叔、郑社长、邓连长,没有你们的大力支持,我爹娘不可能这么快、这么顺利地回来!”
“这份恩情,我林振中记心里了!这碗酒,我敬你们!”
“哎,振中你太客气了!”张大海笑呵呵地摆手:“咱青山屯儿能有你,是屯里的福气!帮你就是帮屯里!”
“是啊,小林同志觉悟高,能力强,帮你是应该的!”郑国栋也笑着点头。
邓忠平更是豪爽:“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干了!”
三人端起碗,和林振中碰了一下,一饮而尽。
林振中放下碗,又给老丈人和丈母娘介绍:“爹,娘,这位是郑社长,这位是邓连长,都是咱们的大恩人。¢p,o?m_o\z/h-a′i·.?c~o^www.”
徐文柏和胡素云连忙起身道谢:“多谢郑社长,多谢邓连长!给你们添麻烦了!”
“老哥老嫂子快坐!”郑国栋连忙摆手,好奇地问:“听振中说,你们二位以前是搞研究的?”
徐文柏点点头,带着知识分子的谦和:“是的,郑社长。我和素云以前在农科所工作,主要研究作物育种和高产栽培技术。”
“农科所?搞农业研究的?”张大海眼睛一亮:“这可是人才啊!咱们屯儿里,就缺懂技术的人!这地怎么种才能多打粮食,一首是头疼事儿!”
郑国栋也来了兴趣:“对对对!农业是基础!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嘛!”
“老徐同志,胡大姐,你们回来了就好!”
“以后咱们公社,甚至县里,搞农业建设,提高产量,少不了要请你们出出主意,帮帮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