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漫步诸天的道士 > 第260章 生机如海,太渊之求

第260章 生机如海,太渊之求

“陛下可以让你身后的人来验证一番。!l^a/o′k.a.n·s/h*u+.`c+o!m_”

太渊话音一顿:“毕竟他也是先天武人。”

朱佑樘眼睛一斜,看向自己左侧,那里有一道人影,垂手而立。

人影慢慢向前,面容浮现,一张苍老的面庞,一身暗红色鱼服的宦官走了出来。

“怀恩已然达到先天之境,与道家内景相当。”朱佑樘微微皱眉,目光在太渊与怀恩之间游移,说道,“然而,他却尽显老态,全然不似国师这般青春年少。”

紧接着,朱佑樘又面露疑惑,追问道,“而且,他又凭借何种手段来验证国师所言非虚呢?”

太渊看着怀恩那苍老的模样,心神之力曼出,微微感应他的生命状态。

从理论上来说,武者的先天之境与道家内景处于同一修行层次,达到此境之人,活到百岁本应是轻而易举之事。

更何况,怀恩大监一直身处宫中,不像江湖上那些武者常年在生死边缘搏杀,落下满身暗伤。

可眼前怀恩的衰老模样,实在让人费解,似乎与常理相悖。

没道理会这么衰老啊?!

不过,太渊心里明白,探寻怀恩衰老的缘由可以稍后再说,现在还是先得让朱佑樘相信自己所言。_a-i/l+e·x^i?a*o~s_h`u_o~.\c¢o?m′

“公公可会用心神之力探查生机元气?”

太渊不确定这位老宦官会不会这种技巧。

“心神之力?国师是指元神?”怀恩微微一愣,疑惑地反问道。

“……呃,差不多。”

太渊虽然觉得区区先天境界还谈不上什么元神,最多就是更加凝练的精神力罢了,非得说的话,叫“神识”也可以。

但此刻并非纠结这些细枝末节的时候。

太渊说道:“请公公来探查一下贫道的生机元气。”

怀恩听闻,先是抬眼看向朱佑樘,在得到皇帝微微点头示意后,这才缓步走到太渊身前。

“国师,老奴要如何做?”

“公公应该会把脉吧,只需如此便可,最关键的是,公公仔细感受贫道的生机元气。”

元气是一种生命的原动力,是人体的生命活动的根本能量,也是生命根本的所在。

一个人在刚刚诞生之际,其体内的生机元气最为强大且充盈。

倘若此时便懂得修炼之法,极有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铸就道基。

而随着形体的不断发展,元气一方面供应着身体生长的需要,同时,不断的人体活动也是耗散生机元气的途径。`_?我$?2的-??书£?城(3/ ?}?追^£最′{?新?章?节1{?

而到了最后生命将终之时,人体内的生机元气终于耗尽。

即所谓的“身死如灯灭”。

所以说生机元气的多少,关系着生命的长短。

而太渊因为出生那一会儿,就没有【胎中之迷】,已经记事。

加上师父灵风子日日诵经练气,太渊还在襁褓中就模仿灵风子的呼吸法。

那时的太渊,自然不懂得什么道家术语,更不明白修行的真正含义,仅仅是本能地模仿。

虽然在他真正开始修行时,生机元气也有流失,但终于是保留住最大程度的元气,加上他有成人的自控能力,才使得他修行路上一日千里。

师父灵风子见太渊一心扑在修行上,也曾担心自己对小时候的太渊过于严苛,故而时常带着太渊下山去赶集游玩,试图让他感受人间的乐趣。

然而,太渊却对此兴致缺缺。

再三拒绝后,灵风子也只好随他去了。

毕竟,在太渊以后世眼光看来,这些世俗之事实在太过落后,毫无吸引力可言,唯一吸引太渊的,反而是神奇的修行。

就这样,太渊不断的修炼,不断的累积知识,才有现在的长生可期矣。

怀恩依言而做,他轻轻地闭上了眼睛。

见此情形,太渊放开自身收敛的气息,心神微微一动,鼓动唤起自身蓬勃的生机元气。

毕竟以他和光同尘的高深境界,若不主动引导,怀恩怕是难以探查分毫。

片刻后。

怀恩不敢置信睁目。

下意识的“噔噔噔”连退五步,看向太渊的眼神里满是不可思议。

“……怎么可能?……”

看到自己贴身内侍的脸色不对,朱佑樘问道:“怀恩,怎么了?”

怀恩没反应,还是那种呆住的模样。

“怀恩!怀恩!”

朱佑樘连续再叫了两声,才让怀恩回过神。

“万岁爷,恕罪,老奴刚刚失神了。”怀恩先是告罪一声。

“恕你无罪。”朱佑樘问道,“你的探查结果如何?”

怀恩瞅了一眼静坐的太渊。

“咕噜~”

看着他那风轻云淡的模样,自己咽喉却是深深地滚动了下。

“国师的生机元气如海如渊,浩瀚无际,深不可测,数十倍于常人……”

怀恩说道:“加上国师丹功有成,按照这种流失速度,类比于常人,恐怕……数百年才能消散完。”

数百年才消散完?!

朱佑樘瞬间听出了怀恩话语中的含义,双眼陡然一亮,目光如炬地紧紧盯着太渊。

既然是验证了真的存在长生之法,朱佑樘自然渴望得到。

“国师,希望朕怎么配合?”

太渊说道:“贫道能有如此寿数,乃是道行到了外景,加上几十年苦修。但是陛下要操持国事,必然不能整日里修行。”

朱佑樘点了点头。

太渊说的还是很中肯的,自己不可能真的就把国家置之不顾。

而且,朱佑樘心中也明白,太渊虽未明言,但还有一个关键因素,那便是个人天赋的差异。

自古以来,修佛问道之人不计其数,可真正能够有所成就者却寥寥无几。

“所以贫道打算传法天下,借助众生的智慧,帮助我们推陈出新,这就需要陛下的旨意了。”

朱佑樘担忧道:“但是,侠以武犯禁,那么多人掌握了力量,对于朝廷可是个隐患。”

“可以现在军队推行,之后再推向民间。”太渊提出建议,“只是……”

“只是什么?”

“这样一来,军队的支出就非常大了,只能循序渐进。而且陛下得保证那些军人是忠于朝廷,而不是某位将领,这陛下自有决断。”

朱佑樘点头,然后问道:“国师可还有所求?一并说来便是。”

太渊静默一会,才说道:“贫道希望能对全国的道路重新规划铺设。”

朱佑樘眼睛猛地瞪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