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无双典史传 > 第300章 太后

第300章 太后

“陛下己经看过了吗?”

“对你们的奏章有什么旨意?

闪耀着温润光华的珍珠帷帘之后,传来了温和而又不失威严的声音,伴随着龙涎香的袅袅青烟,送到了高庸的耳边。?晓¨税~C~M_S! ^追.最^新·璋!截¢

“太后千岁!微臣将江南事由简略说与陛下,陛下闻听之后深表欣慰,说是江南的臣子们办事得力,处置干净利落,臣等的赏罚条陈陛下都没有意见。”

在群臣面前、在陛下面前,以及在太后面前,高庸是完全不同的表现,此刻的他是最为恭敬、柔顺的时刻,趴伏在地,说话的声音也控制不高不低,既不至于惊扰太后,也让每一个字清清楚楚的传过去。

他是先帝提拔起来的,经历过太后摄政的那段时间,知道这位看似柔弱的女子下手有多狠,因此每次觐见、问对都是诚惶诚恐。

他十分明白,眼下虽然看起来是天子处理国政,但太后的一言一行依然能够影响朝廷的风向。

“陛下还说,这份奏章事关重大,关系到整个江南的安定,甚至还关系到与月氏国之间的关系,因此让微臣务必请太后娘娘做最后裁定。”

“皇儿秉政数年,处置决断都有先帝之风,哀家也很放心,只想着诵经礼佛、颐养天年,想不到这孩子还是要拿国事来烦我。_l!o*v!e*y!u?e¨d?u.._n!e.t¨”

话里的意思好像是抱怨,但在高庸这等老于世故的人听来,分明藏着几分满意。

这几年太后确实很少插手朝政,但朝中的旧党却依然以她为中心,重要官员的升迁调任,天子都会第一时间与太后商量,太后也屡次称赞天子聪明睿智,母子间始终维持着仁孝和睦的局面。

“太后曾经辅佐先帝处理国政,陛下说,很多大事都要借重太后的经验和阅历,必能有所裨益。”

高庸规规矩矩的说完之后,便听到太后轻轻的笑了一声,说道:“高相,你起来吧,坐着说话。”

高庸谢恩之后,老老实实的坐在宫女搬来的锦凳上,耳边传来太后翻阅奏章的沙沙声。

忽然沙沙声停止了,太后发出了惊讶的声音:“翡翠观音?你们找到翡翠观音了?”

“启禀太后,江南那边己经将相关证物一并送到京城,目前都存放在大理寺内。”

高庸拱手道,“陛下己经下旨,说太后诚心礼佛,精诚感天,待结案之后便将这尊昔日吴道祖的杰作以及供桌敬奉给太后,以表孝心。~s′l-x`s~w/.!c-o.m+”

太后沉默了片刻,忽然又问了一句:“江南那边说是翡翠观音与白玉供桌之间存在某种秘密,究竟是什么?”

“无人得知!”

高庸何等精明,立即解释道,“发现此物的典史陈寻说,如果涉及重大的秘密,还是交由朝廷处置更为合适。”

太后像是松了一口气,带着些赞许道:“陈寻官职虽卑,倒也懂得进退,办事能力也不错,甚好,甚好!”

能够得到太后连续两个“甚好”可不是件容易事,最近的一个便是升迁为礼部侍郎高越。

太后说完之后,便又进入了长时间的沉默,一首等她看到另一件有趣的事情。

“让于承宗去当礼部尚书?这个主意多半是你高庸出的吧?”

太后的语气中带着两分戏谑,高庸却不敢大意,赶紧起身道:“于少保终究远离朝堂多年,对于当今朝局或许有些陌生,从礼部开始熟悉也未尝不可。”

“再说,礼部正好该管与外国使节的来往事宜,实践他与月氏国联盟构想也方便一些。”

太后沉吟了片刻,忽然问道:“你觉得与月氏国之间有达成同盟的可能性吗?他们真的能够与我联合攻辽?”

“微臣以为,此事绝不容易!”

高庸从容道,“一来,我朝与月氏国之间并没有形成相互信赖,所谓空口无凭,人家凭什么要相信你,这毕竟是关乎国运的大事。”

“二来,北辽绝不会坐视,一旦我们与月氏国的谈判开始,消息一定会传出去,北辽也会采取各种措施,破坏我们可能形成的联盟。”

“有道理!”

太后赞许的说道,“这才是老成谋国之见!当年先帝说高庸这个人够聪明,但是眼光未必短浅了些,哀家却不同意,说是人都是历练出来的,哪有一开始就能挑大梁的,总要历练历练才成啊。”

“这些年你在中书之中,燮理阴阳算是做的不错,可见哀家没有看错人!”

高庸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叩头道:“先帝所言乃是对臣的鞭策,太后的提拔之恩更是天高地厚,微臣终生不敢稍忘。”

“你有这个心思就好!”

太后轻轻的敲打了他一句,“于承宗还是要用好!当年贬他是哀家的意思,如今启用他哀家也是同意的,此一时、彼一时,时移势易,明白吗?”

“明白,明白!微臣想着为了彰显陛下的重视,是不是再给他加一个平章衔。”

平章是天子给元老重臣的虚衔,既可以表示荣宠信任,也意味可以与中书、枢密院共商军国大事。

“如此甚为妥当!要重新启用,就要有个样子嘛!”

太后说到这里,大约有些困倦,便打了个哈欠,说道:“其他的事你们斟酌着办吧,所谓的新旧党争也要适可而止,终究都是为了朝廷大计,懂了吗?”

“太后金口玉言,微臣必定凛遵照办!”

高庸从宫女手中接过奏章,匆匆一瞥,见到唯有一处以红笔写了几个字,字体娟秀而不失刚健,正是太后的手笔。

半个月之后,当圣旨到达的建康留守府的时候,赵无咎、顾襄、于承宗,以及所有有功人员都己经齐聚于此。

“陛下有旨!”

当宣旨之人展开圣旨宣读,众人都按照品级下跪,排在最后的是陈寻、邢越、燕小乙,还有崔战西人,在他们前面跪着的,便是独孤文和丁县丞。

“想不到我这一辈子还有机会在圣旨里听到自己的名字,这可是足以吹嘘的大事啊!”

崔战毕竟年轻,跪伏的身体有些微微颤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